心理暗示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是指一些指令性的语言,对感觉产生的一种影响。心理暗示常会产生幻觉现象。其实在我们品葡萄酒的时候,也会常受到这种心理暗示的影响。
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我们用细线垂钓一个硬币或者硬物,我们抓住细线的一端,前题手不要动,这时如果我们想垂钓物左旋转,虽然我们没让手动,硬币竟神奇的在向左旋转。如果让其静止或右旋转也可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心理作用于生理,虽然我们没让手动,实际上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我们的手已经动了。这种小实验成功,常发生于一些易暗示的人群。
左旋转右旋转其实就是一种指令性的语言,指令性的语言,在我们大脑中相对于思维而言常处于优先支配的地位。例如,在森林旅游时,如果同伴喊:“一条蛇!”当我们的思维还没来得及思考蛇在哪里什么蛇时,但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入戒备状态了。人类也常利用这种心理暗示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对士兵的训练时,立正、齐步走、稍息等这些指令性的语言,其目的绝不是让士兵到战场上走的齐,而是为了能让士兵们,潜意识的执行命令。心理学上常把意识划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就是我们的思维部分,它是显现的,就像大海中冰山露出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大海中冰山的水下部分。显意识是人类的智慧功能,潜意识则是人类低级的一种生命动物功能,能生命作用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指令性的语言很广泛,例如气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都能成为指令性的语言。指令性语言的支配作用,一是外界指令,二是先入为主,三是混沌优先。在品酒时如果有人对你说,这是一款赤霞珠葡萄酒,这就是外界指令。在品酒时没人告诉你这是一款什么酒,当看到一款白葡萄酒时,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款长相思,这就是先入为主。在盲品时,我们可能未受到任何外界指令,自己也没有预先的判断,只有靠感官来判断,有时很难判断,整个感觉处于混沌状态,这时有一种感觉优先冒出,或者是香味,或者是味道,作为序参数它将占主动支配权,其它感觉将为之服务,这就是混沌优先,本观点原理取于“协同学”理论。以上三种情况,有时会产生虚幻的感官幻觉现象。
品葡萄酒时,是人与葡萄酒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人类独特的感知世界的特性,基本上会出现三种感知现象:客观作用现象,幻觉印象现象,艺术想象现象。如果你有浪漫的艺术情结,品酒时时候,可以很好的利用以上现象,即使有些是虚幻的,能更大限度的带来美感,能为生活带来喜悦与幸福感,这是较重要的。当需要客观评价一款酒时,我们应尽量避免心理暗示对品酒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避免幻觉与真实感觉的相互混淆。
以后我们就以上现象,详细论述,有时我们发表于《红酒文化圈》的博文有点啰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力争做到不崇拜权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努力做到观点的自明、透彻与深刻,这将是我们一直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