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国标”实施是原酒成为口粮酒的转折点
《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的颁布,清晰界定了清香、浓香、酱香等各类香型白酒的工艺特征,规定了白酒和饮料酒相关术语及定义,明确了饮料酒分类原则。业界普遍认为“新国标”将有效规避诸如“勾兑门”、食用酒精风波、真假酒风波等风险,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白酒市场鱼目混珠,是白酒行业走向健康成熟的表现,并将引发低价白酒变局。
作为与低价白酒具有强关联关系的原酒,“新国标”的正式实施是否将对原酒企业产生冲击?随着“新国标”正式推行的日期愈发临近,原酒企业又该如何探寻新出路呢?
带着这些问题,酒业家专访了我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理事长谢明。
“长期以来,原酒都存在三大误区。”谢明认为,“新国标”对“白酒”的定义和范围做了一个全新的框定,有利于消费者弄明白原酒的内涵和外延。
“对白酒而言,坚持历史传承,就是坚守纯粮固态发酵。如果丢掉了固态发酵,那我国白酒就丧失了其独立于国外烈性酒的独特魅力,丧失了其作为民族产业的精髓。”在谢明看来,纯粮固态是我国白酒独特的技术路线,传承了农耕文化中强调地、窖、艺、水、粮、洞等精髓,将农耕文化尊重与敬畏环境的理念完美契合于我国白酒之中,也正由于有了固态发酵,才有了我国白酒众多的香型与口感。
“过去固态法、固液法生产的都叫原酒,今后的原酒必须是固态法酿造的,这也是今后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所认可的原酒标准。”谢明强调,“新国标”的颁布实施,将认知误区、消费误区和标准误区三大误区阐述清楚了。
“采用固液法酿造的酒、酒精酒等不能算原酒,原酒一定是固态纯酿酿造的。”谢明指出,“新国标”明确了没有以“粮谷”为原料的酒,都属于调香白酒范畴,而不能归属于“白酒”, 此外,固态法白酒不可添加非谷物食用酿造酒精,即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
言下之意,白酒“新国标”的颁布实施,对于消费者正确分辨原酒是非常有利的。
“除了认知误区外,原酒还存在消费误区和标准误区。”谢明直言,“新国标”的颁布实施是原酒走出误区,让消费变得更明白的好契机。
“谁说消费者不能买原酒,只有酒厂才能买原酒?”谢明强调说。
“新国标”给原酒提供了破除误区的契机,但原酒该如何走出误区呢?
“要让原酒消费变得更明白,产区政府要作为。”谢明认为,打造我国白酒产区概念将有助于整个地区白酒行业的集群式发展,养成我国白酒符合国际习惯的新表达方式,让消费者能基于对产区的认知,而能简单便捷地判断出原酒的优劣。
在谢明看来,我国白酒固态法是固有技术路线,强调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的决定关键点其实就是产区。
“政府打造农业区域规划和产区溯源,食品一道防线,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健全产区溯源体系, 核心就是解决我国消费者没有产区概念、填补我国白酒产区溯源的空白。”谢明说。
那么如何才能更大幅度地提升产区价值呢?
谢明建议,通过政府政策的扶持、标杆大企业的中小企业按照标准规范整合,使产区内的原酒企业形成联合化、规模化发展集群。
“具体而言,产区政府在创建白酒地理标识过程中应起到作用,做好市场价格、质量、贸易政策等方面管理和监督;并且科学研究自然因素对酿酒的影响,建立系统地理区划指标体系。”谢明认为。
当前行业的发展整体态势有利于固态发酵纯粮原酒的发展,那么原酒企业该何去何从,既推动原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让消费者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买到优质好原酒呢?
谢明表示:“白酒产区溯源,是中小型优质白酒企业找到的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白酒产业在双循环经济中开启未来的关键。”
“北纬27°~30°的区域是佳酿酒纬度,这一区域名优白酒聚集,是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以及规模大、质量优的蒸馏酒产区。”谢明建议,这一区域的原酒企业,首先要重视白酒历史传承和现代消费观念,实现和谐发展,其次要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多生产一些老百姓喜爱的高性价比产品,再次要坚持品质、诚信经营与电子商务等新销售形式和谐发展。
谢明表示,我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的成立就是为了推动白酒产业结构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原酒的品质,从产区和原酒的角度促进我国白酒产业和谐发展。
获悉,早在2016年,由我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主导起草的《固态法浓香型白酒原酒》、《固态法酱香型白酒原酒》、《固态法小曲清香型白酒原酒三项团体标准》就已正式发布,而按照固态发酵原酒标准生产的产品——泸宜遵固态发酵原酒也于2016年“下线”,让消费者首次尝到了明明白白买原酒的乐趣。
据谢明透露,在我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的指导下,泸宜遵产区的原酒生产企业如今不仅仅提升了原酒标准化生产、尝评与勾调、质量鉴定、仓储物流管理等专业技术,还在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和效率、提升金融融资能力、实现规模化发展等多方面获益。
“原酒企业面临无序竞争、进入门槛低、企业利润低等窘境。”谢明提到,近年来,随着白酒消费升级,原酒产业逐渐显现出集中度低、融资难、市场占有率降低等问题。
“为解决生存困境,原酒企业纷纷开启了探索模式。”谢明指出:“不缺原酒但缺优质原酒的现状让大量原酒的探索成效不明显。”
谢明透露,散酒连锁虽能暂时解决原酒企业的生存问题,但利润低,难以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自有品牌转型之路,耗资巨大,但成功样本太少,不适合绝大多数原酒企业;酒旅融合模式,往小而美企业发展相对比较容易,但容易陷入旅游为重还是酒质为重的怪圈中,难以打造出真正的酒庄酒品牌。
“挖掘产区价值,以整体能力的提升回馈产区内所有企业,实现产区与原酒企业的同步提升。”言辞间,谢明相对更看好的是走产区品牌模式。
“市场对于名酒的消费场景毕竟有限,除了商务、接待、重大节庆等一些特殊的场合,更多的大众消费,倾向于想喝好酒,但又不能太贵,太贵不符合每天消费的习惯,所以那些能够提供好酒并且价格适宜的品牌就会成为中产优选和。”谢明指出,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更渴望消费到性价比更高的优质白酒,产区内的优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好比小家碧玉,能满足更多普通消费者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
“更深层面而言,产区原酒和品质消费挂钩,这是由第4代消费者以解决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特点决定的。”谢明认为,双循环经济实质就是消费者升级,实现品质消费,“要喝品牌、炫耀消费,可以选择大品牌享受品牌溢价带来的尊贵感,而选择口粮酒就是要实惠。”
“我国消费者在没有消费基金的情况下,同等价格看品质,同等品质比品牌。”在分析消费心理时,谢明笑言:“显然,让原酒成为消费者口粮酒,让其享受到‘没有品牌溢价,但又有口感和品质’的超实惠,自然能让美好生活更加触手可得。”(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