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大发展源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日新月异,正在影响着世界葡萄酒的市场格局。
首先,已经是世界葡萄酒生产大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三(其中包含鲜食、制干、制汁葡萄)葡萄酒生产区域广阔,各具特色,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目前我国共有11大葡萄酒产区,覆盖176个县市,共有酿酒葡萄230多万亩。从40年前只有山东、河北二、三个产区到目前的11大各具特色产区,我们实现了规模化和特色化跨越。
2、有近1000家代表性葡萄酒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5家,上市公司13家。四十年来葡萄酒由1978年的6.38万千升,上升到2012年的138.16万千升,位居世界第五。2019年葡萄酒产量居第十。
其次, 是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市场 , 也是具发展潜力的市场1、进口葡萄酒量第五。1995年至今,进口葡萄酒在是增长快的市场,在14个主要进口国中,从倒数第1升至正数第五。2018、2019年处于调整期,但总的趋势是增长的。
2、葡萄酒消费总量第五,人均消费量1.5升在24个主要国家中,排名后。具有非常的增长空间,放眼无出其右。
3、几乎所有的葡萄酒生产国的葡萄酒产品都在有销售,欧洲葡萄酒在市场长期处于领跑地位,作为新世界代表澳大利亚自去年开始,成为其葡萄酒的大出口国。大品牌领航,众多小品牌、小酒庄遍布。在市场份额上已经占半壁江山。
第三,葡萄酒质量日新月异,可比肩世界
1、质量标准。从符合国情的半汁酒标准到符合标准的全汁酒标准,2006年我们实现了质的跨越。从合格即可到优良就好到风格独特质量上乘,葡萄酒每年一个台阶,正在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未来不可限量。
2、质量控制。葡萄酒已经形成了自己从土地到餐桌全程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
3、赛事集群拿奖。从大赛不见踪影到蜂拥而至满载而归的情形,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从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布鲁塞尔世界葡萄酒大赛、品醇客大赛、柏林葡萄酒大赛等一些列大赛中,葡萄酒的参赛数量和获奖数量与日俱增。
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2019年,在国内外主要葡萄酒大赛中,葡萄酒获得奖项900多个。
第四,葡萄酒影响力越来越大 也是不争的事实1、葡萄酒的度从名不见经传到知晓,无论哪里的葡萄酒展会,每一年的观展人数都在刷新。葡萄酒的展位都是从门可罗雀到被围的水泄不通,在观众的视野和意识里,葡萄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开始变成一个具象的符号。
2、葡萄酒从国内到已经成为行业热词,葡萄酒人才、专家经常出没于舞台,葡萄酒的声音正在的每一个角落响起。
3、世界共同的认知:正在改变着世界葡萄酒市场格局。
说完了葡萄酒的发展成就,我们更需要正视自己的不足。那么与世界其他葡萄酒强国有什么差距呢?
1、体制受限。在,葡萄既属于农业也属于林业,葡萄酒属于工业产品,销售属于商业。多头管理,有时候又谁都不管;
2、比重太小。与其他葡萄酒生产大国相比,葡萄酒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无足轻重,所以经常被冷落、被忽略,甚至被牺牲;
3、葡萄酒还在学习成长中,还在融会贯通世界葡萄酒知识经验,以及教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体系;这里主要是指在感官评定、风格标准和消费习惯。目前我国在感官评价上大多借用了欧美等国的标准。客观地讲,由于文化差异、风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及体质各异,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基于自身特性的葡萄酒感官标准和消费习惯。特别是对葡萄酒香气、口感的辨识人与人之间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使用欧美国家的标准来给的葡萄酒打分,通俗地讲就是用西餐的标准来评定川菜的口感,大概率就会出现偏颇。所以,葡萄酒要建立基于自己文化、风土、习惯之上的评价标准;
4、人还没有将葡萄酒融入日常生活;
5、葡萄酒在突出风格、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方向上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过度投资、过度包装、过度高端,导致葡萄酒价格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要强调的是:
葡萄酒大的短板是不自信
首先,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行业不自信,产区不自信,企业不自信。9000年葡萄酒化源远流长,但是却没有用来给我们的产业赋能,而是用“舶来品”“欧洲文化”给自己贴标签,严重误导了消费者。
其次,我们对自己的风土不自信。早期的传播用纳帕谷、波尔多、里奥哈等等为自己背书,动不动的波尔多、纳帕谷,给消费者的误导就是波尔多的好、纳帕谷的好,比我们的好。在广袤的葡萄种植区域,风土各异,气候各异,各具特色,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风土,酿造出属于这片土地的葡萄酒,而不是波尔多风格、纳帕风格的葡萄酒。
尊敬的各位同仁、消费者,各位企业家朋友,只是一个葡萄酒生产大国,离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我们都清楚地看到了市场此消彼长的态势,只有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风土自信,企业自信,品牌自信,并不断弘扬和传播,从而形成广大消费者的自信,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世界话语权,我们才有机会在竞争中取得后的胜利。(来源 : 葡萄酒E周刊 作者 : 葡萄酒协会联盟 张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