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专家新发现:喝酒脸红皆因吃大米

2010/2/26 9998.TV好酒百科

昆明动物研究所新发现:“喝酒脸红皆因吃大米”

在我们的身边,时常可见一些人喝酒后满脸通红,他们常常被调侃为“千杯不醉”。然而较近,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通过对乙醇脱氢酶的研究发现,在东亚人群中,喝酒脸红的人携带了发生基因突变的乙醇脱氢酶,而这种突变基因竟是来自我们食用了上万年的水稻。日前,《进化生物学》期刊登载了这一研究成果,《科学》杂志也在栏目中对其进行介绍。

为什么喝酒会脸红?

乙醛致扩张

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乙醛具有让扩张的功能,扩张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脸”。

宿兵在研究中发现,携带这种变异乙醇脱氢酶的人,代谢乙醇(酒精)的能力是普通人的100倍。他们喝酒时,能快速地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从而使得乙醛在体内大量积累。

研究结果显示,亚裔黄种人中,有一半的人带有突变的活性低下的乙醛脱氢酶2,而白种人都没有这个突变体。酒精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后,由于乙醛脱氢酶2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成乙酸,较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造成乙醛积累,导致脸红。

哪里人喝酒多“上脸”?

江浙地区接近

宿兵介绍,为了揭开变异乙醇脱氢酶的来历,他们在的38个民族中选取了2275个样本,对他们体内的变异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江浙地区接近的被调查者体内有这种变异体;西部60%~70%的被调查者存在这种情况;而在藏族的被调查者体内,具有这一突变基因的比较少,只有14%。

研究还发现,在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中,这种变异体非常稀有。“这个现象说明,可能是东亚地区的某种因素导致变异体在东亚人体内扩张,我认为产生这一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是东亚人群自然选择的结果。”

何时发生基因突变?

新石器时代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宿兵发现,突变的乙醇脱氢酶和我们日常食用的水稻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系统地研究,我们发现,这种变异体在东亚人群中的分布和起源时间,与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水稻的种植及其扩散模式非常吻合。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大约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考古学研究已经证明,南方发酵大米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水稻种植的早期,即9000年以前。”

宿兵说,从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来看,新石器时代标志着农业文明的出现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由于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被驯化,人类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就在这一个时期,人们的身体出现了这种基因突变,导致人体出现“酒后脸红”。随后,携带这一突变基因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们利用大米,经过发酵制作米酒等酒类制品。米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中的乙醇(酒精)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严重时还会产生眩晕等不良反应。而喝酒脸红这种现象阻止了饮用者过量喝酒,从而减轻乙醇对身体的危害。这恰好符合自然选择的推断,结果导致了变异体在过去1万年间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在东亚人群中迅速扩散。”

研究的启示何在?

脸红是抗议信号

对于研究的意义,宿兵表示,该研究是目前报道的仅有的几个人类对食物变化分子适应的例子,为了解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群遗传结构的变迁以及自然选择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喝酒脸红并非什么‘千杯不醉’,而是身体不适反应发出的抗议信号,所以我们一定懂得自己的身体要求适量饮酒,避免身体受到损伤。”

研究引发不同反应:

假设“较为合理”

结论“可能错误”

昆明动物研究所“水稻导致喝酒脸红”的研究结论引起了科学界的不同反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人类学家克诺说,这一研究显示了人类的文化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变革力。此前就有研究显示,农业的出现和人体内一些酶如化解淀粉的淀粉酶,以及乳糖酶等基因的出现,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不过,也有科学家对这一较新实验持保留态度。美国耶鲁大学的克蒂认为,这个研究小组所做的假设是“较为合理”的,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在假设阶段而已。对于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小组是否正确地核对了基因突变的时间,他表示怀疑,因为这和其他科学家此前估计的时间相差了至少3000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考古学家福勒则认为,研究人员如果只是单独地将基因突变的发生和水稻种植的普及联系起来,这可能是错误的。福勒还表示,如果研究人员将分析局限在时代稍晚一些,即大约8000年前,也就是水稻已经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时的考古学证据中,那么可能会发现导致亚洲人脸红的原因就不止大米了。新华网

“上脸”足以造成癌变

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在喝酒后会脸红,这是因为他们携带可造成体内酒精代谢酶——乙醛脱氢酶2(ALDH2)惰性的变异基因,消化乙醛的办法只能依靠肝脏里的氧化酶P450。P450特异性比较低,只有当肝脏里乙醛积累太多的时候,它才会慢慢“工作”,效率很低。

众所周知,乙醇、乙醛和乙酸中,对人体有危害的就是乙醛。醛类化合物活性很高,可以链接生物大分子细胞,毒性很强,对细胞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喝酒造成的乙醛浓度虽低,但时间长了也足以造成癌变。

“上脸”可喝点蜂蜜水

之所以说喝酒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是因为乙醛对血管有扩张作用。但酒精不但不能降低血管疾病,反而会增加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医学专家提醒大家,一旦发现“上脸”时,不妨喝点蜂蜜水。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症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或吃些甜食、蛋白类食物,增加血糖浓度,缓解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酒后及时喝果汁或糖水,可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吃点猴头菇,它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损害;糖醋菜的解酒效果也不错,因为醋和酒能在体内形成乙酸乙脂,有解酒作用;饮用牛奶也可延缓酒精在胃内的吸收,并保护胃黏膜不被酒精损伤。特别要注意的是,我国南方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突变的比例比北方人高,所以南方人的肝癌更多发。

“白脸”小心酒精中毒

有些人喝酒越多脸越白,但是,喝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这样的人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全都没有,其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分解乙醇(酒精)。正常情况下,当体内的酒精浓度超过0.1%时,他们就会昏迷——0.1%的酒精浓度,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250克)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形较大,可以喝到8两(400克)到1斤(500克)白酒。喝酒越多脸越白的人,喝酒较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什么样的人是酒篓子?

如果一个人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如何判断他是不是酒篓子呢?看他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是高活性,酒精会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大量出汗。

责任编辑:好酒招商网http://www.9998.TV 小冯 2010-2-2610:39

本文来源于酒业新闻网

火爆酒业圈的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选择好产品,代理好品牌!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