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上对拉菲较早的纪录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这一时代的法国。拉菲庄园从14世纪起属于中世纪领主的财产。此时已经有人在这里的土地上栽种葡萄树。但真正形成规模,还要等到17世纪西格尔家族的到来。也正是在他们手中,拉菲发展成为出名的大葡萄种植园。
雅克•德•西格尔候爵(JaquesdeSegur)是在拉菲建起葡萄园的前列人,时间约在1670年左右到1680年代初期。他的儿子亚历山大(Alexandre)于1695年继承了庄园,并通过联姻取得了邻近另一所酒庄--拉图(ChateauLatour)的掌管权。这正是拉菲与拉图这两大波尔多酒庄所共同书写的历史较初篇章。
18世纪初,拉菲庄园酒打入伦敦市场。1707年,官方的伦敦公报(LondonGazette)上出现了拉菲的名字。甚至英国首相罗伯特•沃尔波(RobertWalpole)1732-1733年间每三个月就要购一桶拉菲!
从1716年起,尼古拉•亚历山大•西格尔(NicolasAlexandredeSegur)候爵(他正是亚历山大•西格尔与拉图堡联姻后的结晶)全力投入这一宏伟计划。在马雷夏•德•黎世留(MarechaldeRichelieu)首相的支持下,尼古拉从路易十五处获得了“葡萄酒王子”的“钦封”,拉菲庄园酒也荣升为“国王之酒”。
西格尔候爵膝下无子,酒庄在四个女儿间分割。拉菲于是与拉图分家,但直到1785年仍属于同一家族所有,并由同一管理者经营。
大革命前夕,拉菲已经攀上葡萄酒世界的顶峰,法国大革命将每个人的命运卷入漩涡,酒庄亦无法躲过。并在此后的六七十年里,拉菲主人频繁更替,其中还包括一名拿破仑军队的粮食供应商。
1855年,世界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行。为了弘扬法国的美酒文化,当时的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商会将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进行等级评定。
1868年8月8日是罗富齐家族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詹姆斯•德•罗富齐男爵(BaronJamesdeRothschild)在拉菲前主人举行的公众拍卖会上购得此庄园。当时酒庄拥有74公顷葡萄园。
1960年代是真正的复苏成长的时代,市场不断扩大,特别是美国市场的开拓。价格回升,拉菲庄园与武当庄园之间的竞争更促使酒价扶摇直上。男爵还通过购买法国其它地区酒庄以及国外葡萄园而成功地扩大了拉菲庄园的发展空间。1980年代的十年间好酒叠出:1982、1985、1986与1990皆是特佳年份,价格更是创下新纪录。
1990年代的拉菲庄园更为前景光明。世纪在无声中完成交替,窖中陈放的美酒孕育着美好的承诺,1995、1996、1998、1999与2000年份的酒是二十世纪较后十年中的至美之作,将随时间洗练而放射出耀眼星光。这一理智的乐观主义所依持的正是近一百五十年以来罗富齐拉菲庄园对杰出品质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