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醇葡萄酒?你也许会对这个名字产生质疑,没有酒精的葡萄酒不就是葡萄汁了吗?其实不然,无醇葡萄酒与葡萄汁的较大区别就在于发酵。葡萄在发酵产生酒精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其他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很多复杂的营养物质和复杂的口味,发酵后得到的葡萄酒又经过特殊处理后,就得到了现在的无醇葡萄酒,而在这一过程中,保留了葡萄酒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只祛除酒精和部分的水分从而使口感更加独特淳厚回味无穷。
“酒足饭饱”、“觥筹交错”、“借酒浇愁”……如果查查的成语词典,关于酒的成语不胜枚举。对于酒的热爱,人自古就不输旁人。但是,文化、传统和感情,也许只是酒在盛行的一部分原因。
近日,一项发布在《人类遗传学年报》上的研究成果,从科学的角度,为人爱酒提供了一个严谨,却并不浪漫的答案。
■乙醇脱氢酶能解酒中毒素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一项较新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人基因中存在能够分解酒中毒素的基因,这种人喝酒后脸不会泛红,这种基因也被戏称为“杜康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与人有关的人群,比如韩国、日本等东亚人群中也存在着。
较早的酒,是用动物乳汁酿造的乳酒。《周礼•礼运篇》中将这种酒,称之为醴酪。乳酒出现的时间极早,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这些古代酒和现代酒相比,虽在口感上大相径庭,但是它们的成分却没有多大变化,都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饮料。
在这些物质,尤其是乙醇的作用下,人的便产生了兴奋和愉悦的感觉。这种愉悦感,也使得酒精这种人工饮料,一直源远流长。
课题组负责人李辉告诉记者,他们发现的“解酒基因”实际上是乙醇脱氢酶的一种变体。乙醇脱氢酶主要是降解食物因发霉、变质产生的毒素。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而后,人体内另一种重要物质登场了——乙醛脱氢酶。在它的作用下,乙醛被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而乙酸是人体内代谢反应的重要原料,能够被人体迅速转化为能量,较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至此,人体对酒精的功能就完成了。
■偶然发现解酒基因
“发现解酒基因是当初并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李辉告诉记者,课题组对46个人群的近万人的研究调查中发现,乙醇脱氢酶基因的发展脉络分为7个类型。其中,前五个类型在世界各地的人群中都有出现。而“性能增强”的第六、第七型在人中出现。这种在人中的增强变化,是当初在研究乙醇脱氢酶时没有预料到的。性能增强后的乙醇脱氢酶,比前几种基因有着更强的功能,而研究发现,在汉族人群里拥有这种基因的人占到了70%以上。
李辉说,研究人员通过对古人类的DNA分析后发现,在新石器时代,这种变体还未出现。而到了秦、汉时代,变体出现的比例就变得很高。所以研究结论认为,这个基因的变化过程在约2800年前的发生。
而这种变体的产生,是生物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结果。这种变体产生的时期,正好是人在农业生产上飞速发展的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学会种植农作物,于是富裕的粮食被储存起来。而粮食酿酒也随之出现。但是早期的酿酒工艺还很粗糙,文献中记载,西汉的酿酒方法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虽然配方类似今日的黄酒,但是工艺过程的粗陋,导致古代酒中含有的毒素较多。
而对毒素一无所知的古人,即便因为喝酒而对身体产生了影响,他们也没有任何可以应对的方法。这个时候,大范围的优胜劣汰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体内具有乙醇脱氢酶变体的古人,因为能够降解酒中的毒素,所以就存活了下来。而缺少这一基因的人慢慢就被自然所淘汰。经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具有很强功能的第六、第七型基因变体终于在人体内形成,并延续至今。
■进化偏爱人
在酒这件事情上,大自然的选择显得“偏爱”了人。李辉说,基因的变化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酒中的毒素存在,但是不一定所有喝酒的人都能进化出的基因变体,这确实需要一点运气。所以虽然酿酒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出现,但是偏偏只有人进化出了的功能。
凭着体内的第六、第七型基因变体,人对酒的热爱也上升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而这种过分的热情,似乎和基因的初衷相违背。
大自然在这时又显现出她惊人的智慧。她永远能让这个世界处于一种平衡当中。所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乙醇脱氢酶第六、第七型在人体内进化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却在悄悄地退化。
课题组发现,在人中有高达1/3的人缺少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从而使这些人无法对酒精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尤其是在的潮汕地区,这一基因的功能缺失显得尤其明显。由于基因功能的缺失,人体会本能地抗拒喝酒,所以他们会表现得对酒精很冷淡。
在古代,乙醛脱氢酶基因的进化是保存种族的一种生存策略,而后来,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的退化,也使一部分人得以时刻“清醒”,守护着那些被酒精“诱惑”的人们。这一进一退之间,无不体现着自然对人类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