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葡萄酒是很好喝的,那么你知道酿造葡萄酒用的葡萄的一些个故事和历史吗?今天,好酒网的就来给大家说说葡萄的前世今生。
玉米和葡萄,因耳闻目睹,而习以为常。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葡萄和玉米一样,也是舶来品。提起玉米,不得不提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4年,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1531年,玉米登陆我国广西。这中间只有不到40年。
葡萄则不这么幸运。公元前600年,在我国尚处于春秋战国动乱时,欧洲的葡萄就已到达西域。匈奴等游牧民族部落,成了它通往内陆的拦路虎。张骞前列次出使西域时,葡萄还在大宛国逗留不前。大宛是古代中亚国家,大概在今费尔干纳盆地,和汉朝中间只隔着一个匈奴。直到公元前140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才“取其实来”,中原大地才开始种葡萄。
张骞除了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还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如今,我们能在大街小巷买到葡萄,吃到葡萄,应给张骞记头功。但是,葡萄在这里却耽误了整整400多年前进的步伐。
翻开史书,找到西域,历史上很多时候,都在战乱。有唐朝的鼙鼓,有宋代的硝烟,有元朝的马蹄,有明代的征战。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东西方文化经贸的交流,隔断不了商旅脚下的丝绸之路。然而,葡萄从古代的卷轴里传来的叹息,带着一丝疲惫:如果没有动乱,也许早几百年,葡萄已传入中土。
如果丝路是统治者为满足一己私欲的一次无心开拓,那郑欧班列的开通,则是精心准备的一次突围,让郑州这座内陆城市,通过亚洲大陆桥,加速和强化与欧洲诸国的贸易往来。
在经过“百里风区”时,雅子泉站的工作人员刘福生告诉记者,他已经在“百里风区”工作多年。由东向西,“百里风区”的起点是了墩站,然后是十三间房站,接着是大步站和红台站,还有小草湖站,较后是红旗坎站,全长约123公里。
他有着风区工作人员明显的肖像特征,面色红红的,嘴唇干裂,像一个甜甜的葡萄干。他告诉记者,在风区,尤以春季和秋季刮风较甚。春季多在四五月份。秋季多在九十月份。
八九月份正是新疆葡萄成熟的季节,长时间的日照让新疆的葡萄含糖量特别高,以至于糖尿病人不敢多吃。而日照长风大,则对晾晒葡萄干有利。深呼吸一下,在风中,不仅有沙还有一丝甜甜腻腻葡萄香,还是新疆特有的葡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