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饮用啤酒的高峰期,对于啤酒生产厂家来说是较畅销的季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用到危险化学品“液氨”,那么,在大量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隐患呢?
许和根作为国家注册工程师,是海盐县有名的“专家”。进入企业之前,许和根给记者科普了一下:液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与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如果一旦泄漏,员工吸入后会因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液氨使用数量达到10吨以上的单位,就被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而这家企业拥有20吨用于制冷的液氨,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重点监管单位。
“不同管道上贴了不同颜色的标签,比如紫色标签上写的是氨气冷媒系统,红色标签上写着冷凝水。车间里安装了氨气浓度报警器。”在放置液氨制冷设备的车间,许和根仔细检查车间里的标识、设施,并提醒随行的企业副总经理陈彩虹,较好在冷凝水管道旁地面的黄色线之外,再设置一道线,以确保职工。
看完车间,大家来到位于一幢两层楼屋顶的储藏液氨的高压罐区。上楼的过程中,许和根不忘提醒陈彩虹,这个通道要锁牢,围栏要装好,以免有人偷偷上去。
来到楼顶,只见室外放着一只只硕大的黄色高压罐。“放在这里,即使泄漏,浓度也能迅速降低,比在室内。”许和根点了个“赞”。而后,陈彩虹手动打开感应喷淋设备,只见高压罐顶部喷头迅速打开喷水,只要液氨泄漏,这个设备就会开启。记者了解到,液氨泄漏的处置办法之一就是喷水稀释,液氨溶于水后成为氨水,可以浇在田里当化肥。
检查完重大危险源,一行人又来到包装车间。由于啤酒生产的季节性非常强,包装车间每年夏天有30%以上员工都是新员工,意识不够强。“我们公司制定了24项制度,每个员工都签了责任状,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隐患还是很多,于是,我们引入了‘行为观察’这一来自国外的‘新工具’。”陈彩虹说。
去年开始,该企业对全部300多名员工开展培训,推广“行为观察培训”,要求大家在生产工具、个人防护设备、操作程序等7个方面开展观察,看到同事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沟通提醒,防患于未然,在企业营造“人人都是员”的氛围。袁东平在企业工作了7年,他对此感触很深。前些日子,他来到酒瓶机前检查效果,但只戴了防护眼镜,忘了戴防护面罩,边上的同事马上提醒他。“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防护设备,我这样的老员工都会忘记,更别提新员工了,相互提醒用处很大。”而包装部一条流水线的线长陈全军发现,啤酒成品检验流水线上工人的手腕经常被割伤,因为工人需要从流水线上挑出被机器判定为不合格的酒瓶,于是他提议给每位工人配上一双护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