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与啤酒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物质会有神恶魔故事呢?啤酒与尿布的故事是营销界的经典段子,在网上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于“啤酒与尿布”。
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甚至连故事的主角和地点都会发生变化——从美国跨越到欧洲。认真地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沃尔玛的“啤酒与尿布”案例正式刊登在199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这是目前发现的较权威报道。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沃尔玛超市中,沃尔玛的超市管理人员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于理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啤酒与尿布两件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商品会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这种独特的销售现象引起了管理人员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出现在年轻的父亲身上。
在美国有婴儿的家庭中,一般是母亲在家中照看婴儿,年轻的父亲前去超市购买尿布。父亲在购买尿布的同时,往往会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这样就会出现啤酒与尿布这两件看上去不相干的商品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的现象。如果这个年轻的父亲在卖场只能买到两件商品之一,则他很有可能会放弃购物而到另一家商店,直到可以一次同时买到啤酒与尿布为止。沃尔玛发现了这一独特的现象,开始在卖场尝试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相同的区域,让年轻的父亲可以同时找到这两件商品,并很快地完成购物;而沃尔玛超市也可以让这些客户一次购买两件商品、而不是一件,从而获得了很好的商品销售收入,这就是“啤酒与尿布”故事的由来。
当然“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必须具有技术方面的支持。1993年美国学者Agrawal 提出通过分析购物篮中的商品集合,从而找出商品之间关联关系的关联算法,并根据商品之间的关系,找出客户的购买行为。Agrawal从数学及计算机算法角度提出了商品关联关系的计算方法——Aprior算法。沃尔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尝试将Aprior算法引入到POS机数据分析中,并获得了成功,于是产生了“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以上就是对“啤酒与尿布的故事”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啤酒知识,请关注好酒招商网百科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