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散文家琦君在一篇回味故乡的文章《春酒》里写到:“...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其气氛之热闹,胜过新年...”喝酒,是传统时代里较为热闹的一件事。琦君写道,她较难忘的是幼时春天喝的八宝酒、会酒...但现代人早已不知其为何物。
春酒,是旧时传统美酒中的佳品。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过去许多美酒以“春”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土窑春、石冻春、竹叶春、梨花春、罗浮春、瓮头春、曲米春。绍兴酿造的酒,就曾名为蓬莱春。
这些美好的酒名令人浮想联翩,心醉神往之。古人常以“春”字命名酒名,原因在于此酒大多为春天酿制。这个季节酿造的酒,口感纯净,风味独佳,乃美酒中的上上品。
为什么好酒大多“春酿”,三杯君近日翻阅古籍,从《齐民要术》里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春季酿酒天时地利
酿酒始终是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从原理上讲,要酿制上等好酒,就是创造微生物较佳活动过程。因此,掌握较合理的发酵工艺,是酒产量和酒质量的先决条件。比如:上等粮食、精制酒曲、纯净水源......春季恰巧能将这些环境优势发挥。
首先,春天的温度适合酿酒。温度的高低影响着微生物生长发育和酶促反应。夏天温度过高,微生物繁殖过快,这个时候酿酒容易变酸。
因此,人们一般选择在天气凉爽的春、秋、冬三个季节酿酒。但秋冬季节温度相对过低,发酵不完全,所以必须进行加温处理。
《齐名要术》是这样写秋天酿酒方法:“及下酿,则茹瓮上,取微暖,勿太厚,太厚则伤热;春则不须。”“十月初冻,尚暖,未须茹瓮;十一月、十二月,须黍穰茹之。”意思就是说,秋天酿酒需要通过用植物包裹酿酒容器的方式,控制发酵温度。。
冬天也并不是酿酒的较好季节。《齐民要术》云:“凡冬月酿酒,中冷不发者,以瓦瓶盛热汤,坚塞口......”意思就是说,冬季酿酒要用温水辅助制热,非常麻烦。追溯到传承古代工艺的汾酒,就因为地处北方地区温度较低,便把酿酒缸埋入地下,辅之以温水于地底流动,以使其达到合适的酿酒温度。
只有春季的时候,得天时之利,温度适宜。《齐名要术》记载:“河南地暖,二月作;河北地寒,三月作。大率用清明节前后耳。”
在如今,仍然保留了着较为完整传统酿酒习俗的江西地区,便有一款名为“清明酒”的传统黄酒,便遵循着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酿酒理念,一年只在“清明时节”酿造。正是因为如此,它的风味与口感一直深受周边民众的认可。
其次,春天的水质是较好的。经过了寒冬后的山河湖泊,水温偏低,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杂质酒会减少,水质非常纯净。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齐民要术》格外强调:“初冻后,尽年暮,水脉即定,收水则用。”
水源是影响酒质的重要因素,遵循传统工艺的绍兴黄酒,便保留着“春酿”的传统,取春天之时纯净的鉴湖水,酿出“道法自然”的美酒。
传统魅力何时重拾
三杯君由衷佩服古人的酿酒智慧,那深入观察“天道”后,按自然规律酿制的好酒。反观如今,人们追求效率、追求商业,将传统酿酒经验丢之脑后。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新闻,心中不由伤感莫名:
或许,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去。可是或许机械能替代人类的劳作,却替代不了心灵与自然的深层次交流,替代不了人类对于美味追求精益求精的智慧。
三杯君曾看过一部很有感触的电视剧,由苍井优演绎的《料理仙姬》,堪称传统美食记录片。从深夜里一粒粒的挑选黄豆材料,到用柴火人工控温煮米饭,从文火煮萝卜五小时并眼睛不离一刻,到老师傅数年才能制成的松木鱼片......无一不精工细作,遵循传统,其风味之美妙令人叹服。
如今商业的社会里,这些效率低下的传统工艺还会受到认可吗?无论是美食、还是饮酒,这些真正的传统好东西越来越成为难得的“小众”。我们的味蕾被“速食主义”欺骗太久,方便面、炸鸡腿、火锅...甚至三杯君经常提到的酒精酒。
若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被冰冷的机械替代...若我们的味蕾、我们的感官被人造酒精欺骗...我想,人类只会活得越来越孤独,苍白。
惟愿回归传统,找寻真正的中华文化,我们的心灵才能有寄托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