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总是会在新闻中看到因自酿葡萄酒而发生的各种事故,虽然许多人处于健康的目的来自酿葡萄酒,却往往得不偿失,反倒损害了健康。
葡萄品种的不同
在民间流传的自酿葡萄酒“秘籍”里,大多都让人们选择用巨峰葡萄来酿酒……
只是,巨峰葡萄是食用葡萄!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吃起来皮薄肉多籽小,相当爽口——然而这和酿酒并没有什么关系。
酿酒葡萄和食用葡萄还是区别很大的:
比如,酿酒葡萄皮较厚,含有更多的花青素与酚类物质;
在同一成熟度下,酿酒葡萄比食用葡萄果糖含量更高,所以在酿制葡萄酒时,不需要使用“三斤葡萄一斤糖”的民间“秘籍”;
同时,酿酒葡萄表皮的葡萄霜(由自然酵母和糖醇类物质)含量高于食用葡萄,糖醇类物质不溶于水,可以更好避免葡萄发霉或者病菌滋扰。
表现在外观来上,食用葡萄个大皮薄,果肉多籽小,果穗较疏松;而酿酒葡萄果穗紧凑,果粒小,果皮厚颜色深,果肉少,籽多——葡萄皮和葡萄籽是葡萄酒单宁的主要来源,而单宁也许是葡萄酒让人品味的魅力之一。从这一点看,食用葡萄也很明显不适合酿酒了。
酿造方式的不同
大部分朋友自酿葡萄酒的方法很简单,将葡萄洗净后沥干水份、捣醉,加入糖后,放在一个玻璃瓶里自行发酵,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喝了。
这和我们购买的葡萄酒,在酿造方法上都不大相同。
首先先说“水洗”吧,酿酒葡萄酿酒时,通常是不经过水洗的。
因为葡萄汁发酵需要酵母菌,而酵母菌的主要来源,就是在葡萄皮上,不同酵母菌还能产生不同的香气,我们喝酒时闻到的像什么黑醋栗、坚果、蓝色莓果的香气,就是酵母菌带来的——如果都洗掉了,那葡萄酒恐怕也没那么多魅力了吧。
于是就有人问了,不洗的话,农药怎么办?
这就说到酿酒葡萄严格的农药控制了,通常酿酒葡萄的农药大部分在春天喷洒,临近采摘时是禁止喷药的。像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更是早就制定了严格的葡萄酒行业标准,有关葡萄与葡萄酒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达132种,符合标准的葡萄酒,农药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任何影响
而且在一些酿酒理念严格的酒庄,甚至完全禁止使用农药。
相比之下,食用葡萄对农药喷洒没有那么严格,果皮上经常会有农药残余——所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可能真的对身体不那么好,而且,谁又能,用水洗一洗,葡萄上的农药就能完全去除呢?
至于的葡萄酒(这里指红葡萄酒)的酿造流程,通常有去梗、压榨、浸皮、发酵、换槽、乳酸发酵、澄清以及装瓶等多个步骤,自酿葡萄酒也很难在制作流程上达到这些这些要求。
单从压榨这一环节看,在很多讲究品质的精品酒庄,酿造过程会避免压破葡萄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以前,人们多用脚来踩葡萄的原因,脚板底是压不破葡萄籽的。
对人体健康的不同
葡萄品种不同,酿造方式不同,必然会造成口感的极大差异。
更何况,自酿葡萄酒很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不那么好的影响。
自酿葡萄酒难以做到农药检测和有害微生物是否超标等检测上,人们在家里酿酒,更没法控制发酵的温度。这就导致葡萄发酵中会产生过量的甲醇、杂醇油、挥发酸。
如果仅仅是发酵出有害微生物,那喝了酒难免要在卫生间里闹一番肚子,痛苦挣扎好久。
但这还是属于轻量级的“伤害”,如果发酵出大量甲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人双目失明,这就相当可怕了!
还有一点,难以控制的密封发酵,相当于在家里“自制炸弹”,如果一不小心炸了,也是一出悲剧啊!所以说,自酿葡萄酒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毕竟酒厂里面的生产环境、工业设备、对发酵过程的控制、产品检验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在家里难以具备的。
如果真正对葡萄酒爱得深沉,的方法也许还是选择靠谱的购买渠道,品味真正的葡萄酒。 (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