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浓郁悠长。
儒家经典、传世安邦,历史上儒家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圣经,而国人的酒文化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推进阅读:“诗圣”杜甫的泸州印象‖诗意浓香)
1、饮中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也爱好饮酒,《论衡》有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觚是古代盛酒器具,百觚约两百升);然他不单是身体力行,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可堪称为“饮中君子”。
《论衡》|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礼记》说到“礼之初,始于饮食”,古代人讲究礼节就是从喝酒吃饭开始,因为以前的祭祀、迎宾和婚丧都有专门的饮酒礼仪,繁复十分。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先作出拜的动作;将酒倒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尝酒赞酒;仰头一饮而尽。(推荐阅读:宋朝酒文化 宋代的大酒与小酒之分)
《尚书·酒诰》中“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集中体现了酒德。儒家认为以酒祭祀、奉宾都是德行,孔子编纂的《诗经》三百篇中涉及饮酒的有三十多篇,反复强调“君子有酒”。君子要有酒,还要有好多的美酒。把酒收藏起来,在宴会时和客人开怀畅饮。在孔子看来,饮酒作乐有利于民生休憩。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不能像弓上之弦一直绷着,闲时也需要饮酒放松、愉悦身心。
2、百觚不醉
什么是君子?君子是酒有度,不妄言、不妄行。喝了点酒,就不知东南西北了,不是君子该做的事儿。“虽然说我不知道自己酒量有多大,但是我从来没喝醉过,也就谈不上酒后失态了”,这大概也就是孔子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惟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不只是治国安邦,更有对人“礼”的要求。“礼”之一字,贯彻古今。传统的酒礼在不断进化,十里不同俗,然大家还想追溯那个时代的酒香。先贤圣人,如何喝下“百觚”不醉?(推荐阅读:古代也有啤酒?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如此多的科技手段,将酒精提纯到一个让现代小伙子们都“一杯倒”的程度。也是那时人工古朴的酿制手法,使得时人开怀畅饮、宾主尽欢。**汤沟酒就在科技浪潮中依然承继了“手工班”的酿制古法,发酵、装甑、蒸馏等关键环节仍坚持传统的人工操作。还有传言道:很早以前,汤沟“制曲”时五人,让少女踩曲以受力适中且均匀,因似有体香入曲,所以还一度被后世传作佳话。(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