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领跑了新世界葡萄酒之革命风潮,由于其产品强调丰满、成熟的果味,结合怡人的橡木味,加上酒标简洁明了,标注了葡萄品种,营销务实,因此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
到2005年左右,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海内外销量激增,销售额超过25亿英磅,已经赶超法国成为对英葡萄酒出口前列大国。澳大利亚在酿酒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来自澳洲的温控发酵、卫生等技术也迅速在欧洲葡萄园推广开来。诸如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学院之类的机构在源源不断的出口较新酿酒科技。
随着澳洲葡萄酒风味传遍世界各地,国内酒厂数量也增至2000多家,随后星座集团、福斯特集团以及保乐利加纷纷入驻澳洲。
澳洲入门级葡萄酒的酿造完全遵从成熟的市场营销行情,口味迎合大众。其浓郁的果味、易于开启的螺旋盖包装、艳丽的酒标设计,喝完之后让您无法辨别其原产地。相比神秘莫测的旧世界酒标,消费者可以从澳洲酒标上得知产品的品牌、葡萄品种以及产地。
就澳洲精品葡萄酒而言,则开始注重类似法国的Terroir(小产区特色)以及复杂的产区控制命名体系。事实上,所有的欧洲制度都是基于如何让一款葡萄酒获得独占鳌头的地位为目的,这种独特性并非指葡萄品种,而是酒园的特点——Terroir,包含着土壤、气候、光照等小产区特色。
法国已经对Terroir体系进行了立法。法定产区制度了所产葡萄酒能反应出该产区的特色。在美国,法定产区则只是葡萄酒的地理产区。顺便提一下,这两套体系都与产品质量无关。澳大利亚的酒标体系则较为松散,只是说明产品来自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某个产区,如巴罗莎谷。
曾担任澳洲较的奔富格兰奇总酿酒师十六年的约翰·杜瓦尔说:“三十年前,酿酒师的工作是从酒厂起步的,现在我们则把更多时间花在葡萄园里。”杜瓦尔现在经营着自己的酒厂——JohnDuvalWines,酒厂位于巴罗莎谷,距阿德莱德北一小时车程。在这片炎热、干旱的土地上,出产了GrantBurge’sMeshach,奔富格,CharlesMelton,PeterLehmann以及Henschke’sHillofGrace等举世瞩目的澳洲精品西拉葡萄酒。杜瓦尔表示,在这片大产区共有13个不同的小产区。
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历史不长,近几年意大利的内比奥罗(Nebbiolo)葡萄开始在澳洲兴起。此外,还有很多葡萄酒很好的诠释了产区特色,确切的说,澳大利亚已经进入Terroir葡萄酒的酿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