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较近有读者问了,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有什么入门级的书推荐?葡萄酒入门看什么书呢?应注意什么、入门级原则?所以特地咨询了一些葡萄酒讲师和侍酒师
你知道如何用眼睛区分佳美(Gamay)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吗?其实,葡萄酒的颜色可以给我们传递很多信息,如这款酒的酿酒品种是什么,风味如何?本文简单介绍常见品种在酒液中呈现的颜色,从而初步判断该酒会有哪些风味。葡萄酒入门看什么书,葡萄酒人士推荐入门书籍
1. 佳美——浅宝石红色
佳美的果皮颜色浅淡,风味明亮清爽,展现出明亮红色水果香气。葡萄酒入门者应注意4项
2. 黑皮诺(Pinot Noir)——宝石红色
较近有读者问了,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有什么入门级的书推荐?葡萄酒入门看什么书呢?所以特地咨询了一些葡萄酒讲师和侍酒师。来看看葡萄酒人士推荐的入门书籍吧!
相关推荐:葡萄酒入门者应注意4项、收藏葡萄酒入门级原则
*《我的葡萄酒生活提案》(Le vin cest pas sorcier)- Ophélie Neiman著
非常完美的指南型葡萄酒入门书,完全不会浪费时间在认识用不到的繁杂讯息,无负担地快速学习就能轻易得到清楚、扼要而且非常实用的葡萄酒知识,然后就可以直接把时间花在享用葡萄酒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对于初学葡萄酒的人,会在不经意的状态下犯些不该犯的错误,葡萄酒是脆弱的,也许一个细小的动作就影响了酒的口感。初学葡萄酒的朋友,经常不在意葡萄酒的酒温,这是较不该犯的一个错误,有可能让你对一瓶美酒留下截然相反的判断。白酒对酒温没有要求,在海南喝茅台和在哈尔滨相比,没有太大差别。葡萄酒理化性质很活跃,室温20度饮用和侍酒温度12度饮用,口感会有天壤之别,而且越是好酒,差别越大。
饮用葡萄酒还有另外三个较易被人忽略的小节,忽视它们都会使一杯好酒大打折扣。我接触的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学习葡萄酒很长时间了,对这些小节仍然不够重视,可能都是受白酒影响,想当然地忽视了这几个“大事”。
一、侍酒温度
白酒对于饮用温度没有要求,葡萄酒对于饮用温度十分敏感,温度相差5度,葡萄酒的性能改变不止一倍。红葡萄酒的适饮温度在摄氏13度-15度,干白更低一点。室温的葡萄酒和13摄氏度的葡萄酒的味道,可以说是判若两人,甚至能用女人卸妆前后来比较。因为职业的缘故,我们经常用数个杯子在不同温度下品一支酒,深有体会。刚入行时,看到老外用冰桶盛放开瓶后的葡萄酒,认为很做作,其实不然,对于好酒冰桶一点也不多余。
香港佳士得(Christie’s)洋酒部专家欧俊康说,如今亚洲的葡萄酒收藏可以媲美世界其它地方。有例为证,佳士得今年9月18日一场专拍的拍品包括400箱珍贵的来自欧洲前十三甲酒庄的葡萄酒名酿,从拉菲堡(ChateauLafiteRothschild)口柏翠堡(ChateauPetrus)到奥比昂酒庄(ChateauHaut-Brion),应有尽有。所有佳酿都以较佳方式在欧洲保存,至今原封未动,还贴着原始标签,保持着较初的清新口感。那么,谁是这批藏品的主人呢?是韩国大型企业集团SKNetworks。
葡萄酒收藏者与葡萄酒爱好者不同。对于前者来说,葡萄酒的完美与否主要跟价值有关,口味倒是其次。葡萄酒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投资,而不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
亚洲对精品葡萄酒的需求成为近来葡萄酒价格,尤其是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佳士得香港珍贵名酒春季拍卖会上,大中华地区的买家占到全部拍卖额的82%。看来买一瓶上好的佳酿会比买多支股票更上算。去年佳士得的一批“液体黄金藏品”(LiquidGoldCollection)──128标准瓶和40大瓶的伊甘酒庄(Chateaud’Yquem)葡萄酒──拍得100余万美元,转于winechina.com创下单一批次葡萄酒的亚洲较高拍价。
不过欧俊康表示,涉足葡萄酒收藏前需要做做规划,要知道一些基本原则。
就葡萄酒而言,年份更长并不一定等于品质更佳.不妨这么说,我们应该等每一瓶葡萄酒步入各自的完美年龄,就跟等待果实成熟一样.
喝到了太过"生涩"的酒,你会觉得它味道呛人──丹宁的味道太重、酒精的味道太浓、各种滋味也没有达到平衡,跟一道放多了胡椒或盐的菜肴非常相似.如果等待的时间过长,酒又会丧失鲜活的果香,入口的感觉死气沉沉,仿佛是搁久了的食物.
不幸的是,没有哪种科学能让你知道,该等多久才把某一瓶酒打开.从酿造年份开始算,成熟期短的酒可以放上2到5年,成熟期长的酒则可以放整整10年.只有极少一部分珍罕佳酿才可以有几十年乃百年的成熟期.
不知道何从判断吗?那就按下面的一些经验法则来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