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对于葡萄酒不了解的人,相信很少听到酒泪这个词。如果换个词语挂杯,大多数人都会明白了。对了,酒泪就是挂杯。轻轻摇晃葡萄酒杯之后,酒液在杯壁上均
葡萄酒泪是什么?葡萄酒泪对葡萄酒的品质有什么影响吗?
对于葡萄酒不了解的人,相信很少听到酒泪这个词。如果换个词语挂杯,大多数人都会明白了。对了,酒泪就是挂杯。轻轻摇晃葡萄酒杯之后,酒液在杯壁上均匀的旋转。停下以后,酒液会沿着杯壁以弧形或者条纹形状沿着杯壁,流回到酒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挂杯”,雅称为酒泪(tears)、酒腿(legs)。
酒泪,即挂杯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般而言,挂杯的形成是由于酒精的表面张力低于水,同时酒精的蒸发比水蒸发得更快。而度数较低的甜葡萄酒酒,也会有挂杯的现象,但仅仅是因为液体含糖量较高而使其粘度高,流淌速度较慢的原因。
葡萄酒真的会流泪吗?
这些眼泪到底是什么物质呢?
为什么会形成酒泪呢?
这些紧贴杯壁的泪滴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判断葡萄酒品质好坏光凭摇杯就可以了?信奉此条的人还信誓旦旦的扬言,酒泪越多的葡萄酒品质就越好,这当然是误区,要知道,酒泪与葡萄酒的好坏根本没有联系。
什么是酒泪?
端起手边的葡萄酒,摇摇杯后,你会发现,杯壁上有一股股液体往下流,就像人流泪时候一样,这就是传说中的酒泪。葡萄酒作家及大师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是这样定义酒泪的:一种用于描述较强劲葡萄酒的酒液在杯中“往上爬”后又“往下滑”的术语。
的确,当你摇杯后,酒液会慢慢“往上爬”,当到达一定高度后,酒液又会凝聚成液柱往下滑,较终和杯中的酒液汇合,这就是酒泪的形成过程。
摘要: 品尝红酒总是能营造出这种浪漫的情怀。轻轻摇晃酒杯之后,酒液在杯壁上均匀的旋转。停下以后,酒液会沿着杯壁以弧形或者条纹形沿着杯壁,流回到杯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挂杯”,雅称为“酒泪”,情人的眼泪!
迷人的色彩、清醇的酒香;绵长的回味、飘扬的情思;还有那优美线条的郁金香杯、以及托酒杯轻轻晃动的优雅……这一切都在神奇地吸引着我,浪漫的情怀油然而生,品尝红酒总是能营造出这种浪漫的情怀。轻轻摇晃酒杯之后,酒液在杯壁上均匀的旋转。停下以后,酒液会沿着杯壁以弧形或者条纹形沿着杯壁,流回到杯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挂杯”,雅称为“酒泪”——情人的眼泪。
事实上,酒泪形成的原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在摇杯后,酒液在酒杯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膜。而由于液体薄膜中的酒精因为极易挥发,因此当液体薄膜中的酒精挥发后,这一液体表面的张力就会失衡,而为了重新达到平衡,液体分子间牵引力就会致使液面出现股状的液体往下流,好似眼泪。简单点表述,就是酒精的挥发造成了酒泪的出现。
那我们是不是就能简单的通过酒泪来能判断一款葡萄酒的好坏呢?一般而言,好酒的挂杯度一定高——好酒是会哭的;但挂杯度高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另外,酒泪流得快与慢也能反映葡萄酒品质的劣或优吗?事实上,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之,因为酒泪的流速主要反映的是葡萄酒粘性的高低,酒泪流得越慢说明葡萄酒的粘性越高,酒精、糖分等含量也会相对高而已。因此,我们不能只通过观看酒泪来判断一款酒的优劣。
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1、酒泪越多,酒质越好?
为了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的香气释放。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酒泪”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酒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也可能比较丰富,相对来说这款酒的口感也会比较丰郁。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酒泪越多,酒质越好。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当你喝一口酒或者摇一下酒杯,然后观察酒杯的内壁,就会看到杯壁上出现了一条条透明的柱状液体,就像一行行汩汩流下的“眼泪”一样,这些酒柱,就是传说中的“酒泪”、“酒脚”或者“挂杯”。
其实,酒泪的背后隐藏了一道奇妙的科学原理。葡萄酒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其他重要物质有矿物质、多酚类物质、糖、酸、甘油和乙醇等。其中水和乙醇对酒泪的形成尤其重要。乙醇比水挥发得更快,而且它的极性比水的弱很多;另外,乙醇属于表面活性物质,所以在葡萄酒的酒液表面会聚集更多的乙醇分子,比水分子的数量还要多。乙醇的挥发速度比水要快很多,尤其是在酒液比较薄的地方,比如残留了少量酒液的杯壁上。
为了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的香气释放。
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酒泪”(winetears)或“酒腿”(winelegs),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酒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也可能比较丰富,相对来说这款酒的口感也会比较丰郁。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酒泪越多,酒质越好。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