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酿酒工艺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一支奇葩,从夏帝杜康(即少康)“初作秫酒”开始,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杜康酿酒工艺是将粮食固态发酵,再通过蒸馏将乙醇、酯类等酒味成分变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掐头去尾”将其中的一部分馏分分离出来,从而成为清洌透明,柔润芳香,纯正甘美,回味悠长的杜康酒。传说,这一技术是杜康发明的,因而人们尊杜康为“酒祖”。
杜康酿酒工艺
工艺发展
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伊川是汉族先民活动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汉族民间传说,4000年前的夏人杜康在此发明了用秫米酿制白酒的方法,这种酿酒方法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下来,并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带到中华大地各个角落。
两汉以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私营酿酒作坊开始在各地纷纷出现,酒的质量也大为提高,并开始向社会精神生活领域渗透,尤其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使酿酒、饮酒呈现出典型的东方民族特色,东汉末年,曹操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
魏晋以后,酿酒业又有所发展,据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出现了酒业经营的集市,“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
宋代,文学家苏轼称赞:“酒是杜康造如流”,并立下了“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祠”。易圣邵雍赞誉:“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并选择临近杜康酿酒遗址的黑、白虎泉作为自己身后的“安乐佳城”。
元明以后,由于历史原因,杜康酒一直无法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规模,只有汉族民间进行着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