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都知道,白酒要做文化,啤酒要做激情,葡萄酒要做情调。可是这白酒如何做文化?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对白酒行业的本质理解不清,对文化的本质理解过于传统,可以讲,真正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文化的白酒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古窖古董加古人,曲高和寡。在这炎热的夏季,正是所谓传统白酒的淡季,未雨绸缪,我们再次思考这个行业的“哥德巴赫猜想”——白酒究竟如何做文化?
做市场要对行业有深刻的认知,不仅仅要在供给和需求之间进行连接,还要思考这个行业的本质,要有所洞察。如果不能把握行业核心,你会发现,流行总是无法追赶,疲于奔命的结果还是被淘汰。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白酒的一切?是盘中盘、渠道?还是包装的深邃和色彩变化?或者是口味降度?主打香型?还是价格带的多系列覆盖、正面侧翼的出击?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恐怕都不是,因为现在略有规模的白酒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得都还不错,可是依然无法解决市场动销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白酒的需求上来思考行业本质。商务也好,政务也罢,亲友相见也好,萍水相逢也好,酒桌的话题从哪里来,靠什么拉近彼此关系?有句俗语讲,日久见人心,可是现在都等不了,需要今天见人心,那怎么办?酒越喝越厚啊,可见更多时候,酒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白酒成了元素的核心之一,了解文化就要了解白酒,《金融时报》也把白酒看作一窥关系迷宫的密钥,这应该是白酒甚至整个酒水行业的本质。谁能把自己做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恰当表达,谁就是行业的受益者。
是一个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文化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四大名著,众多典籍,孔孟之道,易经八卦,似乎我们所说的文化都会和这些联系起来,和历史联系起来。但这是不是文化本身的真正含义呢?文化和知识不一样,知识是一些定理定律,是四海之内皆正确的事物,但文化不是,文化是一种国家民族人群属性,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时代感很强。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古窖池和历史是我们现在要卖的白酒文化吗?
事实上,我们发现,在白酒皆文化的情况下,那些做得好的白酒恰恰对文化核心概念有准确的把握。比如茅台,金奖的得主到底是谁,并不影响茅台成为今天的行业塔顶。比如五粮液,十几年的崛起,酒王代表的从来都不是酒池酒窖。再比如蓝色经典,作为白酒股,一反白酒历史的原本颜色,以更加时尚的“蓝色”针对男人情怀展开。低端白酒品牌也不外如此,小刀的成功可以解释为酷文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今天的都市草根侠义情怀。老村长,“别拿村长不当干部”,更是当代的某种情结。
从这些成功的典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替那些固守历史名酒牌楼,非“藏”即“尊”,“典雅醇香”之类的白酒通用词汇表示担忧。如果不能找到和今天人们文化表达的对接,白酒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