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发展上,国产葡萄酒已经实现了勾兑酒向标准的转变;实现了工业产品向农业产品的转变;实现了原料由不适宜地区向适宜地区即西部转移;与欧洲葡萄酒国家横向对比中,我们已经掌握了进的生产工艺、更的设施设备并拥有更大的规模、更美观的酒窖;消费市场上讲,国内快速增长,它们逐年下降,并且比它们活跃的多;等等,但是,我们在葡萄种植上的理念与技术上的短板,已经让我们落后在起跑线上。
再则,是经济学的高端效应,即高端消费市场的带动影响。政务与商务交流、海归人员、进出口贸易等方式,让一部分社会高端人群提前接触体验到了进口葡萄酒的文化并带回国内,从而成为进口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与市场推动者,有效带动并拉动了市场需求。
另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者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范围的提高等,极大地提升了对葡萄酒消费的需求。
三、社会环境因素
1、从社会意义角度。
的白酒与黄酒等酒种是粮食消耗型,这和没有完全解决温饱的社会现状是不相符的,同西方的葡萄、土豆等植物类酒有本质的社会意义上的区别,也是上所不认同的因素之一。所以,葡萄酒能够作为粮食型酒的替代也是促进理性饮酒的因素之一。
2、从产业替代角度。
鉴于葡萄酒所具有的已获得客观公认的保健文化特点,一股风潮带动的葡萄酒热并引发葡萄酒的马太效应,与同样具有酒精特点的各类白酒、黄酒、啤酒、果酒、保健酒等极易形成替代效应。
我们理论地粗略估算下,以2009年为例,2009年,白酒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饮料酒制造业20.4%的同比增长,所占比重达到55.5%。黄酒达到了100亿元;保健酒超过100亿元;果酒超过50亿元;等等,如果其它每个酒类每年有5%的市场销量转到葡萄酒上,那结果是多少?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