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非遗”摄制组来我公司拍专题片

【安徽口子酒业2014年报道】5月26日省“非遗”摄制组走进淮北对我市“非遗”项目进行拍摄。我公司口子窖酒酿造工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这一专题片宣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传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文化部批准,由省文化厅组织,30集电视专题片《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摄制组近日来淮对淮北大鼓、临涣酱培包瓜加工技艺、口子窖酒酿造工艺等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专题采访和拍摄。

2014年5月26日—30日,“文化部文化共享工程”安徽摄制组一行十人深入我公司生产车间拍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子窖酒酿造工艺”电视专题片。

口子窖酒的酿造工艺是在汲取了濉溪古秘酿酒工艺“大蒸大回”之精华基础上归纳形成的一套独特的有30多道工序的制酒工艺,2010年被收录在“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拍摄,全程记录了口子窖酒“独树一帜的制曲工艺”、“高温堆积固态发酵工艺”、“三步贮存循环工艺”等核心工艺,并对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强副总经理进行了专题访问。

口子窖酒酿造工艺早在2008年就以民间手工技艺入选淮北市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口子酒酿造工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鼓以檀木或枣木挖成圆形,上下蒙牛皮,边缘用大头钉固定,四周加铁环以敲击时产生谐音。鼓棒用柘树条或石榴树条,前端加工成弯头状,敲击时不至损坏鼓皮,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传统技艺入选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涣酱培包瓜,又称菜中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培包瓜,内瓤为“倾馅十样绵,颜色有五六”的香味浓郁的酱菜。临涣素有“包瓜城”的美誉。

在淮整档拍摄工作已于6月8日完成,此次拍摄将制作成专题片报文化部,作为载体性保存。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