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市面上面出售的葡萄酒品种不一,他们的酒精含量也大有不同,基本上的餐酒酒精都在12%左右,也有13%,酒精度高的甚至高于了15%。在现代葡萄酒中,不同葡萄酒驾驭较高酒精度的能力极限也各有不同,其中一些酒精度达到了15.5%甚至以上。这很常见,但是通常又能够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酒精会给不同品种葡萄酒的口感和质感带来强烈的、无可否认的、甚至完全不得不要的影响。不过,在这里阿根廷红酒代理要指出的是偶然我们也会碰到一些酒精度含量超过这些水平的餐酒。
通常,葡萄酒中的乙醇含量为7%(v/v)—17%(v/v),而低酒精度葡萄酒(也叫低醇葡萄酒)是指酒精含量为1%(v/v)-7%(v/v)的葡萄酒。以1%v/v(一度酒)为例,100毫升酒中仅含有1毫升的纯酒精。因此,对酒力欠佳的人来说,低酒精葡萄酒无疑是选择,它让你也可以放心举杯,尽情享受葡萄酒所带来的愉快假期。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葡萄果实中的糖分经过发酵转化而来的,因此葡萄果实中的糖分含量决定了酒精的含量。夏季天气状况良好、有利于葡萄成熟的年份,葡萄的成熟度高,葡萄酒的酒精度就高,质量也好。但这并不是说,酒精度越高酒的质量就一定很好,在含糖量高的葡萄酒(包括半甜、甜和利口葡萄酒)中,酒精度、糖、酸的平衡对酒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酒精含量的高低还受葡萄种类和产地的影响,雷司令、玫瑰香等是目前出产低酒精度葡萄酒的重要品种。
对雷司令来说,如果酒精度超过12.5%,品尝起来有热感而且酒精味十分突出。它的口感结构非常平淡,并会对口腔产生刺激感。霞多丽(勃艮第风格)则更加浓郁、丰富并且上颚中端的口感十分强劲,这也是酒精作用能够被感知的时候。因此,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掩饰酒精的作用。但是阿根廷红酒代理仍然对酒精达到14%以上的霞多丽持怀疑态度。长相思的酒精度在两者之间,多不超过13%,而赛美蓉的酒精度在12.5%或更低的时候,特别是未经橡木桶陈酿的,酒体更为平衡。
低酒精葡萄酒的酿造,除了考虑一些特殊的消费群体外,如先天不胜酒力,或者处于特殊健康状态、职业工种受限的人,也有气候的原因,有些葡萄酒产区的葡萄难以达到更高的糖分,只能酿造低醇葡萄酒,如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气候冷凉,常常会出产一些酒精度数偏低的葡萄酒。此外,有些低醇葡萄酒往往是正常发酵后,再通过技术手段分离掉部分酒精获得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在澳大利亚、加州,甚至法国都有生产。意大利出产的Asti也是一种典型的低酒精度葡萄酒。
酒精含量的多少不仅给每个饮用者带来不同的身体感受,对葡萄酒的口感也有很大的影响。酒精度越高,葡萄酒越浓烈、醇厚,如强化葡萄酒,其酒精度往往在20度上下。此外,由于酒精来源于果实中糖分的转化,因此酒精含量高的葡萄酒,甘油等浸出物含量也大多较高,这种葡萄酒往往口感饱满,有时具有甜感,甚至酒精的灼烧感。
酒精度的高低还影响葡萄酒的贮藏,酒精度低的葡萄酒对一些酵母菌和很敏感,多数不易久存。不过对干型的葡萄酒来说,如果酒精度偏低,陈年能力会弱些,但也有例外。比如将酒精含量为15度的普通干红与酒精度为12度的贵腐葡萄酒相比较,则后者更具陈年能力,显然,酒精含量并不完全影响葡萄酒的陈年潜力。
低酒精度葡萄酒配餐比较宽泛,还是要遵循“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的基本原则,其次,它更适合搭配亚洲美食。至于适饮温度,与普通葡萄酒一样,白葡萄酒低于红葡萄酒,甜型葡萄酒低于干型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