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距离品有多远

春节过后,茅台酒终端销售价格经历了两次大幅降价,打断了茅台酒疯涨的势头。在南方的一些城市,一直被视为茅台酒价格风向标的53度飞天茅台500ml已经从春节的价2200元跌至1300元。(据7月24日《时代商报》)

疯狂多年的茅台终于不疯了。半年多前,坊间传说,茅台欲向世界品协会申请“品资格”。当时茅台底气十足,价格连年高涨之下,让很多人相信,茅台的确具备成为品的资格。

没想到,形势急转直下,茅台来了一次高台跳水,从之前在品门外徘徊,一下子倒退十步开外。在笔者看来,茅台暴跌原因再多,归根到底就一条,原先白酒的价格泡沫太多,现在是挤泡泡阶段。

所以说,价格暴跌绝非坏事。对于茅台这样的高端白酒来说,要想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现在正是白酒彻底反思,去好好琢磨怎样才能成为品的时候。

上对品的通俗理解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对白酒来说,优良的品质,稀缺性和独特性,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传奇的品牌故事,以及身份的象征,都是成为品牌的必备条件与要素。

照此标准看,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端白酒基本具备了成为品品牌的主要条件。但是,在世界公认的十大品酒中,并没有白酒的名字。究其原因,是白酒过分追求价格上向品靠拢。

事实上,国外的品牌都是先后涨价。一种洋酒要想把自己定位为品,首先要具备高贵的品质,再经过上百年的漫长发展,慢慢形成的酒文化及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适时提高产品价格,以身价与品质始终处于品阶层。

反观白酒,高端白酒几乎都能挖掘出厚厚的历史。可是,白酒的消费结构由大众消费转型为高端消费,不过是近几年的事,“追奢”之旅才刚刚起步,但白酒企业争先恐后把价格抬高,以为价格越贵,就等同于品。

此外,品应当是限量生产的,但白酒却陷入了产能不断扩大,品质没有提升的恶性循环。

根据《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增长1.5%;销售收入达43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增长10%。但在“十二五”第二年的2011年,我国生产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达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0%。这意味着,白酒业“十二五”规划的产量目标早在2011年就已经超越了。

产能在不停地扩大,而品牌内涵和文化传统并未有效推广,白酒这样怎能成为品?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找产品,招代理!
借势、借好平台,让招商事半功倍!
扫一扫,快速加好酒网丁瑞丹微信!
电话:18039663484 (点击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