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那点事:成语与酒

酒文化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源远流长。因此,除历史典籍、诗词文章等等浸润着浓浓的酒香外,在成语里也同样弥漫着馥郁的酒香。

细细数来,带酒的成语有许多许多,举如:酒酣耳热、酒入舌出、酒池肉林、酒囊饭袋、斗酒只鸡、醴酒不设、醇酒妇人、浆酒藿肉、对酒当歌、以酒解酲、使酒骂座、灯红酒绿、花天酒地、仗气使酒、醉酒饱德、我醉欲眠、如醉如痴、心醉魂迷、饮醇自醉、大醇小疵、哺糟啜醨、饮鸩止渴、宴安鸠毒、忧心如酲,等等。

这些带“酒”的成语,有的反映了“酒之礼”,即以酒作祭祀,如斗酒只鸡、只鸡絮酒。有的表现了“酒之交”,也就是酒的交际功能,如醉酒饱德、醴酒不设。有的则是状“酒之乐”,如酒酣耳热、对酒当歌。有的又是写“酒之醉”,如酩酊大醉、我醉欲眠。还有的是指出“酒之误”,也就是过分沉溺于酒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花天酒地、醇酒妇人。而更多的则是以酒设喻,借以说明某种事理,如“乞浆得酒”是形容得到的比期望的还要多要好;“以酒解酲”是比喻治病或除弊的方法不对头,反使弊病加深。“哺糟啜醨”则是说放弃了原则,转而同流合污,等等。

有意思的是,有的成语表面上看虽然不带“酒”字,但暗地里却是“酒气袭人”。这几分几种情况:有的是因与酿酒之物有关而使人想到了酒,如“糟糠之妻”;有的又是通过动作、状态表示了酒,如“浅斟低唱”;还有的是以美好的形质来指称酒,如“交杯换盏”、“移樽就教”、“一觞一咏”、“觥筹交错”、“飞觞举白”、“浮一大白”等。

带“酒”的成语不仅数量不少,而且和其他的许多成语一样,它们往往出自于一个个精采的故事,这更使得“酒趣”盎然,同时也更耐人玩味。拿“我醉欲眠”这个成语来说,它讲的就是陶渊明喜欢喝酒,这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每当有人造访,不论贵贱他必设酒痛饮。一旦他先醉了,他就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也不管别人是否还想再喝,表现了为人真率的性格。对此,唐代的李白十分赞赏,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诗中就曾写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再比如“饮鎚自醉”这个成语,是用来嘲讽那些爱钱到了不顾羞耻的人的。这同样也有一个故事。唐代有个叫苏五奴的人,他的妻子张四娘能歌善舞,经常被人邀去作“三陪”,而苏五奴每次都要一同前往。为了防他碍手碍脚,别人往往要用酒先将他灌醉。对此,苏五奴心知肚明,索性把话挑明了:“但多与我钱,饮鎚子亦醉,不烦酒也。”“鎚”,古时的一种蒸饼。用今天的话来说只要给钱,苏五奴这个人就很乐意让自己的老婆卖色,所以无需用酒灌,吃蒸饼也能醉,事实上就是装作没看见。由此也可见出,要钱不要脸的人,从古至今都有。此外,“使酒骂座”说的是殷纣的故事,等等,例子很多。

总而言之,酒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自从酒神发明了它,酒仙饮用了它,它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带“酒”的成语正是多方面地反映了在历史长河中酒对于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些成语,写在笔下笔下生花,说在口头口角生津,它们无疑是从一个侧面生动地丰富了酒的文化。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