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是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国势日渐强盛。在这一时期,酒已进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饮酒风气豪涨、人们通过饮酒聚会彼此交流、释放情感。
秦汉时期的酿酒业得到了大力发展,酒类产品也不断增多,一时间,四方名品层出不穷,涌现出许多享誉的玉液琼浆。
也许是麦芽谷芽酿出的醴比起曲酿出的酒来,口感太淡,难以一醉解千愁,秦汉时期,蘖酿醴的数量逐步减少,而曲酿酒的数量逐年增多。为了让酒的口感更强烈,汉代的酿酒者极力关注制曲(曲主要由小麦制成),可无奈能力水平局限,尽管酒用曲量大,但仍达不到很高的度数。这一点可以从汉人的饮酒量得到证实:《汉书》中提到当时人“能饮酒一石”,按照计量方法的推算,一石约为20千克。这个数字放在今天,简直惊人。因此,有学者推测,汉代的酒度应该在6度左右。
遗憾的是,汉人呕心沥血酿出的也不过是米酒,离真正黄酒的标准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尽管如此,汉代也涌现了不少产品,其命名也是五花八门,有以原料命名的、也有以产地、酿造季节、配料香料、形态命名的,这种命名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酒命名传统的重要组成。
在这一时期的饮酒活动中,非常关注酒礼秩序,主要表现在座次尊卑以及饮酒规矩上。《史记》在描述鸿门宴时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将本属平级之人置于下座,是项羽的心机。寥寥数句,席位座次上的卑尊之分便立见分晓。在饮酒规矩方面,由于当时人们饮酒通常席地而坐,饮酒之人彼此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因此无法碰杯,通常举杯示意一饮而尽也是酒场的规矩,好在此时酒的度数不算太高,否则如此豪放的酒风不知要醉倒多少饮酒之人。
除此之外,秦汉的酒度数是非常低的,那时没有蒸馏出的白酒,只有低度数的压榨酒。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人的酒量,看上去比今人大得多,按今天的情况来看,他们的酒量更是严重“缩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