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全美国纳帕谷葡萄酒分级

《美国精品葡萄酒杂志》(American FINE Wine Magazine)是美国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葡萄酒杂志,2009 年,该杂志对加州纳帕谷(Napa Valley)葡萄酒进行了分级。不过需声明的是,虽然这个不是加州官方分级,但却是美国有史以来对纳帕谷葡萄酒做出的首次评级,也是一次相对公正和客观的评级。因此,红酒百科全书特将此次评级的背景、标准、上榜葡萄酒及酒庄介绍等一一分享给众位酒粉,以供参考。特此申明:干货,文章非常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请给自己点时间看完。

一、纳帕谷葡萄酒评级背景

世界上的葡萄酒数不胜数,消费者怎么才能选到心仪的葡萄酒呢?通常,生产商通过广告和市场营销来宣传产品,提高曝光率,不过五花八门的宣传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呢?更何况,不少国家还禁止或限制葡萄酒广告。这时候,对葡萄酒进行分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也是不少国家已经实践过的。不过,纳帕谷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分级体系。这种评级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首先,纳帕谷是美国的产区,葡萄酒数量非常多,由于缺乏分级,造成部分葡萄酒因某位酒评家的高分好评而出现价格水涨船高的情况。因此,一个合理的评级非常有必要。考虑到这里,《美国精品葡萄酒杂志》决定给纳帕谷葡萄酒作出一个客观性的评级。这样一来,既能极大地推动纳帕谷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又能提高更多精品酒庄的度。此外,这也是更多纳帕谷葡萄酒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精品葡萄酒杂志》此次评级并不能代表官方,但他们此举却是为了引起官方的重视,从而推出一个纳帕谷葡萄酒官方评级。

《美国精品葡萄酒杂志》认为,评级关键的一点要公平,只有保持中立客观才能完成此次评级。首先,杂志对法国波尔多(Bordeaux)和勃艮第(Bourgogne)这两大经典的葡萄酒分级,以及新世界澳大利亚的兰顿分级(Langton’s Classification of Australian Wine)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它们的不足。

1、波尔多 1855 年葡萄酒分级体系

(1)分级介绍

波尔多是法国负盛名的葡萄酒产区,1855 年,一个性的葡萄酒展会在巴黎举行。当时的法国拿破仑三世(Napoleon Ⅲ)迫切想要向世界展示法国的葡萄酒,于是他们特意组建了一个品酒团队来挑选的法国葡萄酒。在经历了诸多争议后,终确定将葡萄酒的市场价格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他们采用了上百年来的数据和文献资料,从中找出了价格的葡萄酒,并依次将其进行排序。,再根据葡萄酒的品质将 61 个葡萄园划分成了 5 个等级。

(2)不足之处

尽管 1855 年的分级体系在目前看来也非常可取,不过实质上,这些葡萄酒并不是依据质量或风土来划分的,而是根据资产所有者来划分。也就是说,当一个二级庄买了一块未纳入评级的葡萄园后,尽管葡萄酒品质没变,但这块葡萄园就这样一跃成为了二级庄的级别。

再加上该评级已经过了 160 年,而且现代酿造工艺发生了较大变化,葡萄园的面积也不断扩大,因此这一成不变的分级肯定存在不公平的地方,例如有的酒庄应该降级而有的则应该升级。

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评级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化了,而且葡萄酒的价格根据当下葡萄酒的质量来定,而不仅仅是根据其历史声誉。

2、勃艮第 1855 年葡萄酒分级体系

(1)分级介绍

同年,法国另一分级体系在勃艮第诞生。朱尔斯?拉瓦勒博士(Dr Jules Lavalle)出版了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籍,对勃艮第的葡萄园进行了一个非官方的分级。此次分级包括 5 个等级:佳酿(Tete de Cuvee)、一级(1st Class)、二级(2nd Class)、三级(3rd Class)和大区级(Regional),不过直到 1935 年才生效。当时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简称INAO)还对此次评级进行了完善,将葡萄园分成了特级园(Grand Crus)和一级园(Premier Crus)等,自此该评级沿袭至今。

和波尔多不同,勃艮第的评级是建立在葡萄园位置以及其它天然因素上的,如地质情况和土壤类型等。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