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葡萄酒反映出一个边境省份的矛盾情况。法国和德国之间有两个明显的实体分界:莱茵河和西边平行了25千米的孚日(Vosges)山脉。莱茵河是历史上长久以来的政治边界,不过山脉往往才是气候、民情甚至语言上的界线。除了军事占领时期之外,阿尔萨斯区从来不曾隶属过德国。
虽然语言和市场未必完全是法国风情的,但这里却是全然的法国灵魂。阿尔萨斯用法国的方法酿造日耳曼风味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风格变化取决于气候、土壤以及葡萄品种,这些都可与德国的葡萄酒产区相提并论,事实上德国的巴登(Baden)产区就在过了莱茵河的那一头。
传统上,阿尔萨斯人酿酒追求的是极不甜、坚实、强劲的酒款,将漫长干燥夏日所累积的每一分糖都发酵转化成酒精,甚至还在发酵过程中加糖(chaptalizing)以酿造更强劲的葡萄酒;这与传统德式残留一点天然糖分的轻盈形态形成对比。
不过,近来这个刻板印象似乎有对调的趋势,阿尔萨斯葡萄酒的残余含糖量提高了,而德国葡萄酒则变得更不甜且强劲。莱茵河两岸的酿酒者都认为这是降低产量让每串葡萄得以更浓缩的结果,并以此自豪。
不过,消费者开始抱怨阿尔萨斯葡萄酒愈来愈难搭配食物,而且认为酒标透露的线索太少,以致无法判断一瓶酒到底喝起来会有多甜。
对法国而言,阿尔萨斯的酒标不寻常的地方在于品种名称的标示。赋予阿尔萨斯葡萄酒优质特色的品种是莱茵河的雷司令(这也是德国的品种),其他还有西万尼(Sylvaner)、麝香葡萄、白比诺(Pinots Blanc)、灰比诺、黑比诺以及有着特殊香味的琼瑶浆等葡萄品种,而琼瑶浆葡萄则是该区的代言人。
你无法想象一支如此纯净而不甜的酒, 果香竟然会那么浓郁。Würze的德文意思是香辛料,不过用玫瑰花瓣、葡萄柚,或时而出现的荔枝香等形容可能会更贴切些。
琼瑶浆在阿尔萨斯浓郁的鹅肉或猪肉料理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许多阿尔萨斯人认为雷司令才是他们的真正好酒。它那不易捉摸的特质、坚实与柔和的平衡、花香和强劲,都让人感到愉悦而不甜腻。还有酒体饱满的灰比诺(旧称TokaydAlsace),不过香味算是本区里较弱的,它跟勃艮第白酒一样都是餐桌上的重要角色。
阿尔萨斯麝香葡萄通常是Muscat Ottonel与白麝香葡萄两个品种混酿而成,酿得的可以保有所有麝香葡萄富含葡萄香气的特色,酒质不甜却纯净清透,是一款轻松的餐前酒。
工业城巴尔(Barr)北边的海利根斯特恩(Heiligenstein)村附近地区还有一个特有品种Klevener de Heiligenstein,这处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区向北延伸至市。这里生产的葡萄酒带着轻微的辛香味,有时奥特罗特(Ottrott)还会稍带点奶油香,酒精度相当低,在好的年份可以陈年。
白比诺就重要多了,这个名称除了指同名的葡萄品种之外(为阿尔萨斯日常的地区白酒带来烟熏特色),还可用来指称比较柔和的Auxerrois(两者经常混酿);令人容易搞混的是Auxerrois有时会以Klevner或甚至Clevner的名称标示在酒标上。这也是以传统法酿造的Crémant dAlsace气泡酒常使用的基酒,品质的还可媲美勃艮第或卢瓦尔河区的气泡酒。
等级普通的地区级酒是以西万尼葡萄酿成,阿尔萨斯西万尼是偶尔会出现迷人酸度的清淡酒款,若是少了酸度,可能就会稍嫌迟钝而风味粗糙。这款酒通常是享用阿尔萨斯美食支上桌的葡萄酒,随后才会端上主要的葡萄酒雷司令。
夏思拉和Knipperlé是两种少见的葡萄品种,不常在酒标上看到,在贫瘠的花岗岩土层上表现不俗。在好年份(特别是在夏天),是游客不该错过的好酒。通常Edelzwicker(意思是高贵的混合)一词是用来指称混合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不过真正名副其实的并不多。
所有这些品种中,只有雷司令、灰比诺、琼瑶浆和麝香葡萄等阿尔萨斯葡萄中的贵族,才是颇具争议性的阿尔萨斯特级葡萄园(A l s a c eGrand Cru,参见128-129页)所允许栽种的几个葡萄品种,不过西万尼老藤的高品质,则成功地让小镇Mittelber-gheim北边的Zotzenberg葡萄园得以晋升特级。
一些目前被选定为特级的葡萄园有许多聚集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西边一块特别受欢迎的黏土石灰岩上,这些都是下莱茵省(Bas-Rhin)海拔的葡萄园。
特级葡萄园Steinklotz的灰比诺与黑比诺特别有名,Altenberg de Bergbieten则以雷司令出名。在地图左下角,离上莱茵省(Haut-Rhin)特级葡萄园密集地的20千米外,就是位于坦恩(Thann)村上方地势陡升且久享盛名的Rangen葡萄园。
Schoffit和Zind-Humbrecht这两家酒庄从这些温暖的火成岩土壤酿造出浓郁的酒款,特别是雷司令及灰比诺。一般来说,下莱茵省的葡萄园比较没有受到孚日山脉的屏障,因此生产的葡萄酒也较为清淡。
阿尔萨斯之所以受到酿酒师和行家注意的原因,在于本区有如马赛克般的多种土壤类型,以及如何挑选合适品种的挑战。不过,本区能和法国其他产地区隔的特色,则是超低的降雨量。
只要大致比对其他地区的气象资料,就会发现只有地中海岸的佩皮尼昂(Perpignan)市比本地的科尔马市干燥,连普罗旺斯区的土伦(Toulon)镇都比斯特拉斯堡还潮湿。虽然本区葡萄园有时会受到干旱影响,但葡萄要达到成熟通常没问题。
就像卢瓦尔河区及德国境内一些类似的产区,阿尔萨斯葡萄酒基本上也是以果香为主而非强调橡木桶味。就算有用到橡木桶,也只是老旧的椭圆形大桶, 不会有橡木味进入酒中。埃普菲(Epfig)镇的André Ostertag是使用橡木桶的一个例外。
同样,许多阿尔萨斯的酿酒师会谨慎抑制白酒的二次乳酸发酵,但对于产量占6%左右的黑比诺红酒则会采用二次乳酸发酵来柔化酒质。本区葡萄酒不论是酒色或风格都非常多元,从传统的高酸度、暗粉红色到深红、经木桶陈年而充满橡木味的或低产量的浓郁型葡萄酒不一而足。
一如在德国, 很少酒农会忽视仿佛装在圣杯里的完美黑比诺红酒,不过在本区这种自然条件下想要酿制成功更为困难。
本区酒农的另一个挑战,就是尽量让葡萄能够在条件的秋天小心成熟,以便用来酿造迟摘型(Vendange Tardive)葡萄酒,或者更甜、更稀少、通常会感染贵腐霉菌且分多次采收的选粒贵腐型葡萄酒(Sélection de Grains Nobles)。本区的迟摘型琼瑶浆或许是全世界香味奇特的葡萄酒,同时还能保有令人激赏的纯净与细致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