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起居和梦寐里,都有你的身影。
当我向上帝祈祷,为着我自己,
他却听到了另一个名字,那是你的;
又在我眼里,看见了两个人的眼泪。
这个午后,我读到了这首诗,作者是勃朗宁夫人。
在结婚之前,勃朗宁夫人一个人生活了39年,有着天真烂漫的童年,如果不是15岁时骑马摔了脊骨,她会像所有女孩那样风调雨顺地成长,遇到一个男子,然后相亲相爱。
可这突如其来的灾祸使她再也无法站立,文字成了她和这个世界的对话窗口,于她看来,谈情说爱成了一件遥远而的事,也许一生也不会涉足。
然而爱情却毫无预期地呼啸而至了。39岁时,勃朗宁出现了,彼时,她已经瘫痪24年。
她坐在椅子上,默默感受着他的注视,故意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三天后,她收到勃朗宁的情书。
“我哪像让你爱慕的人!却像一具哑涩破损的琴,配不上你那么美妙的歌声。”她在回信中这样写道。
但勃朗宁没有就此放弃,一支支响亮的爱神之箭朝她而去,使她终于动心。她允他抱她下楼,到园子里看新鲜的玫瑰,憧憬着离开轮椅,携他的手散步。一天天过去,奇迹真的发生了,她竟然站起来了,再接着,她已能够慢慢行走,直到与常人无异。
一年后,他们结婚了。她把他们恋爱时写的44首诗交到他手里,说要是他不喜欢,就烧掉。她的诗再一次文章来源于红酒网让他震惊,那绝美的十四行诗,从此有了亿万读者。两个诗人在一起度过了15年时光,直到她靠在他怀里沉沉“睡”去。这15年,他们没有分开过,哪怕一天。
“正像是酒,总尝得出原来的葡萄。”我喜欢这其中的欢喜、感激和幸福,眼前的画面仿佛能看见牵手,看见相依,看见爱情。从一个苹果看到一树花,从一张桌子看到一棵树,从一粒米看到稻田,从雪花看到春天……
想起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诗人选择25岁生日当天在山海关卧轨,据今20余年了,每年的3月26日,总有无数的人想起他、怀念他,无数的人去看望他年迈的双亲。
我看过一篇《好好活着就是爱》的文章,说的也是海子。文章写道: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然而诗人已去。
从孩子看到母亲,就像从酒里尝到原来的葡萄。从你看到我,像是一面镜子,互为投影,相互交集。
这世上,没有一种幸福是水到渠成的,总有一些人为我们铺就,而这些人,有些与我们相知相爱,有些却一生无缘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