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莫以香型论英雄

诸位酒友,酒质有好坏,香型无高低。历届评酒会,虽然用香型为酒预先分类,但并不对香型进行评比,评比的核心仍然是围绕着酒的口味。

在1979年8月之前,白酒不分香型。

白酒的生产首先考虑的事怎么让酒好喝,重在质量而非香味。造出来的酒只要好喝就行,至于香味则顺其自然,呈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谁会把香型当成是白酒生产的首要条件。

197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第三届评酒会上,首次把白酒按香型分类,从此,以香型区分酒的类别成为惯例。据传辛海庭先生晚年曾说,当时提出分香型,是因为评酒时不同香味的酒放在一起,香气大的总是盖住香气小的酒。于是为了品评方便,就先依照香味的不同大体分为五大类。

诸位酒友,酒质有好坏,香型无高低。历届评酒会,虽然用香型为酒预先分类,但并不对香型进行评比,评比的核心仍然是围绕着酒的口味。

结合后来的贵州会议来看,液态法的推行是面对整个白酒行业,包含了所有的香型,因为固态法、液态法与香型无关。

有个别酒友固执地以为,香型的划分自古就有,不同的香型代表不同的工艺,所以就认定某种香型是传统的、的,只要是这个香型就一定是固态法的传统白酒。这种认识很让人无奈。

有传闻周恒刚先生晚年也曾说“白酒在味不在香”。周恒刚先生是前辈高人,在酒行业里可谓高山。并且,周先生恰恰就是第三届评酒会的主持人。

这届评酒会,如从当初参评条件上看或许有失公允。当时的参评条件有一条是要求年销售量在50吨以上,并且要经各地主管部门推选上报。类似的条件或许阻碍了评酒会的广泛性,难以涵盖所有的传统白酒。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