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有关“泸州市将投资200亿元打造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的消息在业界盛传。结合此前古蔺县发布的打造永乐镇酱酒园区、打造土城酱酒园区,开发二郎镇、太平镇优质酱酒生产区的相关讯息和传闻,外界不禁质疑,难道泸州市与古蔺县,将批量制造酱酒圣地?复制茅台镇的辉煌?
泸州再造茅台镇?
“泸州市将投资200亿元打造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的消息,让此前在酒业默默无闻的茅溪镇,一举超越了二郎镇和太平镇等古蔺县境内较具规模的酱酒产区,成为新的焦点。
这一消息的源头,与一则政府采购公告有关。3月11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发出一则关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可研编制及两案一书咨询服务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3月14日,第二则《项目》公示信息显示已被竞标成功。
此前,泸州市人大代表、古蔺县茅溪镇党委书记许学清就曾表示,“要整合酱酒小微企业,进行规模化集群化发展。2020年茅溪镇酱酒园区将启动建设,进一步推动泸州酱酒提档升级,为抢占酱酒中高端市场打下基础。”
两则消息互相佐证,可知泸州市古蔺县茅溪镇的酱酒园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那么其规模到底有多大?传闻称,其将获得泸州市“200亿元的投资”。
据知情人士透露,获得泸州市200亿元资金的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地点位于茅溪镇天富村,与茅台镇隔赤水河相望。
已确证的酱酒园区项目,与传闻中的“200亿元投资”,让茅溪镇瞬间成为热点,被人称之为泸州的“茅台镇”。相关资料显示,茅溪镇此前曾名为水口镇,在2018年才改为现在的名字。
但据说这种更改并非毫无依据——该地古时曾称为“茅草溪”,与茅台镇的古名“茅草台”相对应。不止在名称上有渊源,依据茅溪镇发掘的历史,酱酒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郑帝良,即为茅溪镇人,后郑氏传人将相关技术带到茅台……
在2019年泸州古蔺茅溪镇举办的杨梅节上,当地礼聘来的历史学者纪连海,就在现场知识讲座中郑重提及这一典故,为茅溪镇酱酒的历史背书。
水口镇的更名、文化与典故的引述和弘扬,显然是为了将其打造成“酱酒圣地”而努力。但这一连串动作,也曾遭遇来自业外的质疑。
酱酒于基地扎堆
2018年4月8日《广元日报》“时评”版上,一篇《改名“茅溪镇”,我也是醉了!》的文章,对茅溪镇的改名效用进行了质疑。这篇时评的作者直言:“水口镇改名茅溪镇,这是想抱茅台镇大腿的节奏吗?未来的白酒行业格局是否会因为这个地名的改变而改变呢?”
在这位评论作者看来,“水口”不是“风口”,改为“茅溪镇”之后,“茅溪镇”就能够“复制+粘贴”茅台镇的度?
尽管茅溪镇的一些做法遭到质疑,但是在这一改名行为的背后,实质体现着地方政府打造泸州版“茅台镇”的热情。实际上,不止是茅溪镇,古蔺县已经出现了批量制造“酱酒圣地”的热潮。
除茅溪镇之外,古蔺县还拥有二郎镇(拥有郎酒生产基地)、太平镇(拥有仙潭生产基地)这两个颇具规模的酱酒生产基地,此前当地还打造了包括土城酱酒园区、永乐镇酱酒园区等多个酱酒基地。
有传闻称,古蔺县2020年相关发展规划中,提及了“将依托赤水河流域优质酱酒资源,精心包装推介酱酒项目,全力开发茅溪、二郎、太平优质酱酒生产区,力争茅溪酱酒基地招商取得实质突破,大力扶持沿线中小酒企逐步扩大产能、提升经营效益,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酒企”。
古蔺县重点发展酱酒基地项目,不仅在于自身的地缘优势,更与泸州市发展白酒产业的大势相关。
今年3月20日,2020年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振兴发展推进会在泸州召开。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林兴代表泸州市在会上作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杨林表示,当前,泸州市正大力实施品种调整、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战略”,加快推进酒类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实现“千亿产业、百亿税收”和“千亿园区”的目标。
这表明,茅溪镇酱酒园区建设项目,与古蔺县其他酱酒园区项目一样,都在致力于成为推动泸州“千亿产业”的重要动力源,目标之下,海量的资金投入就被视为推动这一目标快速实现的重要手段,这也成为“投资200元亿打造茅溪镇酱酒园区”传闻流行的重要背景。
批量塑造品牌?
依赖于资金投入的工业园区,可在短期成就。但是对标“茅台镇”,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相关的产业基础、具备竞争力的酱酒品牌。
除了传闻中泸州市将投资200亿元用于茅溪镇酱酒产业园之外,此前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也被业界所引用,以证明地方政府对于酱酒产业的扶持。
据称,此前为推动酱酒产业发展,泸州市曾出台了相关的帮扶政策,对凡是完成新建200口(含)~400口(含)酱香型窖池的酒类企业,泸州方面按2000元/口给予补助;完成400口以上的,超过的部分按2500元/口给予补助,但单个企业窖池至高补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对于这种扶持,有业界人士表示,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个以古蔺县酱酒园区为核心的川派酱酒阵营。但也有观点认为,除了发展已久、影响力已经成型的少数企业外,要培育出新的具备度的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依靠投资就可“批量制造”、“快速形成”。
数据显示,2016年茅溪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仅为1.4亿元。这表明,该镇工业基础颇为薄弱。即便经过数年的打造,也难以形成优势产业带,更何况酱酒产业对品牌传承、基酒储备、产能积累要求颇高。
有观点认为,茅溪镇目前尚无具备化影响力的酱酒品牌,即便在海量资本的带动下,也无法快速塑造,品牌打造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尊重市场、长期培育。
与之比照的是,即便盛名在外,拥有成百上千家酱酒企业的“茅台镇”,也并未拥有过多品牌和具备竞争力的企业。
茅台镇所在的贵州省遵义市,拥有白酒企业1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13家),但是营收达到5~10亿元级别的寥寥无几。
2018年数据显示,茅台镇酱酒企业之中,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仅有茅台1家,销售收入20亿元的仅有国台1家(不含茅台),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仅有酒中酒1家(不含茅台、国台)。其余企业其营收均在5亿元以下,1亿元级别的,数量同样不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