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化愈演愈烈,区域白酒如何打赢“价值战”?

时间:2020/5/6 8:57:46好酒头条

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财报,以及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更加突出显示了当下白酒行业的基本主旋律:集中与分化加剧,“头部化”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营收和利润份额显著向少数名酒集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加速减少、不同梯队间的企业量级差距拉大等。新年伊始的疫情,一方面带来行业性的集体刚性消费损失,一方面也加剧和放大了上述趋势。

性名酒品牌和区域性品牌,是白酒行业的两股基本力量。由于资源禀赋、品牌血统、消费基础乃至经营理念上的不同,两者的战略路径和营销范式一度是截然不同的:名酒凭借得天独厚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区资源背书等,多采取拉力化营销;而地方白酒因为品牌上先天处于劣势,更加注重渠道终端的精耕细作,依靠勤奋的地面营销赢得区域市场。

2013年行业进入新的调整期以后,传统名酒纷纷开始了下沉战略,包括细分价格带产品的下沉,也包括渠道建设和营销动作重心的下沉等,因此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交集加大,竞争趋向正面化。加上消费端的升级与迭代,市场平权化日益显著,品质化、健康化消费观念提高等,消费者在认知倾向和品牌偏好上,也更加向名优酒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品牌赖以生存的区域精耕体系和多年沉淀的“下盘”功夫,忽然失去了护城河功能,而品牌拉力的打造和品牌资产的积淀又非一朝一夕之功,生存和竞争压力加大是必然的。

应该说,眼下区域品牌与名酒已经进入竞争阶段,模式近似,战术雷同,一个店一个店的争,一场宴席一场宴席的抢,已经是短兵相接的正面对抗,背后是骑虎难下的资源消耗,越来越像当年啤酒行业的强龙与地头蛇之争。

任何行业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以顾客为基点的价值竞争。区域白酒品牌要想在行业中找到长远的立足点,以及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仅靠营销手法上的创变和战术层面的勤奋是难以持久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消费需求,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方案。因此我们说,未来白酒业竞争的核心,不是体量的对比,不是资源的比拼,也不是局部战术的一时,而是回归顾客本位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输出!

尽管区域品牌在先天禀赋和综合资源上并不具优势,但是基于需求端的分析洞察,我们会发现,整个市场需求的结构在变化,主力势能人群在迭代,消费观念和倾向在转换,消费场景在多元化等等。白酒行业的容量基数足够大,细分化切割的机会足够多,区域品牌的价值创新空间并不狭窄。

其中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成为区域白酒品牌进行价值创新、参与价值竞争的有效方向。

方向一:立足新品类

品类是非常有效的竞争切割方式,新品类的成功创立,能够使品牌建立自己的专属心智领地,能够在自己的赛道上长久的做第1。

品类战略的成功标杆是劲酒,多年以来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劲酒=保健酒”的品类代言地位,并深深植入了大众心智。虽然有着过百亿的销售额,但严格的说,劲酒和市场上几乎任何酒类品牌都不构成竞争关系,也就无需在同质化竞争中陷入泥潭,这就是独占品类的威力。

由于“定位”理论的畅销,品类这个概念在国内快消界是一直是高频词,近些年白酒行业也有很多品牌力图开拓自己的品类战略。但是不得不说,其中绝大部分所谓“品类”,都是企业一厢情愿的自嗨,完全不顾及消费者的真实认知和感受,或者纯粹如同玩儿文字游戏一样,生造个别概念,草率冠以品类之名,诸如“×雅”、“×香”之类,甚至有人把“年轻小酒”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也归为“品类”,实在令人费解(有哪个消费者买酒时脑子里会想“我今天要选一种‘年轻小酒’”?)

品类是一个行业和商品门类分化的结果,这种分化是为了更好满足不断细分的需求,也是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心理依据,所谓“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所以衡量一个品类是不是成立,是不是伪品类,必须从消费者的心智出发,看看消费者的大脑里有没有,与他们的决策路径有无关系等。

客观的说,在白酒中开辟一个让消费者认可的“亚品类”并不容易,需要有实质性的内在区隔,更需要对顾客心智持续植入和教育,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化战略。具体的说,在品类塑造上,区域白酒品牌可以成为某一小产区的代表、某一特殊工艺的代表、某一酒体风格的代表等等,但一定要令人信服、有吸引力,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要跟风赶时髦。

方向二:立足新场景

场景是进行白酒价值创新的另一重要维度。一个品牌或产品如果能够被赋予高度识别化的场景标签,就会形成强烈的消费引导和行动暗示,建立持续的市场势能,例如困了累了喝红牛、早餐喝一瓶精神一上午等等。早年金六福塑造的“春节回家·金六福酒”,就是场景化营销的很好案例。

一般而言,人们习惯性的把白酒消费场景划分为政商务宴请、亲朋聚饮、婚寿宴席、礼品等几类,无论是名酒品牌,还是地方白酒,所有的营销动作,大体上也在围绕这几个场景展开。但是如果深入洞察,我们发现场景的内涵完全可以继续细分,场景颗粒度完全可以继续精细化,其中蕴含的价值创新机会也十分丰富。

遵循“人物+时间+空间+情绪”的场景地图,我们会发现,单是聚饮这一类场景,就可以细分成知己小聚、同事聚餐、同学聚会、家庭宴会、公司团建等等一系列的小场景,每个小场景都有着更加细分的消费动机和细分需求,所以江小白会有“小聚、小饮、小心情、小时刻”的场景标签,会有“十人饮”的团建酒等。

区域性白酒的传统逻辑是,在有限市场范围内进行全价位覆盖,而当所有的价位区间都趋于红海化时,不妨把思维转换到场景细分和覆盖上来,在本地化市场作战中,发挥更熟悉地方消费、更接地气的优势,把场景化营销做、做到。例如山东某区域品牌在推广中,就结合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辣子鸡”,塑造“吃辣子鸡,喝××酒”的本地美食+美酒场景,体现了品牌亲和力。又如近几年多个区域强势品牌力图打造的“在某地、喝某酒”品牌主张,也是一种场景化思维下的价值输出。

方向三:立足新文化

酒从来不是一种纯物质商品,白酒尤其如此,附着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是白酒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超过物质层面)。在区域品牌的价值重树中,如果能有效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也是建立价值区隔和竞争壁垒的有效方式。

人们传统理解酒文化,常常会不自觉的等同于历史流传,所谓的品牌文化梳理,差不多就是去考古、翻书、挖名人。实在找不到的,还可以自己杜撰,随手把乾隆和纪晓岚请出来,编一段儿没头没尾的“典故”当成品牌故事,反正是传说、戏说,无从考证。

试想一下,当的酒厂都在跟仪狄、杜康攀亲戚,都在讲着某帝王将相用我家美酒犒赏三军的故事,我们的消费者会是怎样一种感受?的白酒貌似不缺文化,但仔细考究,真正有内核、有质感,能提升品牌资产的文化太少了。

归根结底,文化不过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生活形态,白酒作为一种消费品和商品,自然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理应是一种充满烟火气的存在,而不是故作高冷、故扮高深,云里雾里的去吓唬消费者。

所以,我们说的白酒新文化,就是立足现世、扎根生活的消费文化,就是让品牌在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中扮演恰当角色,进而成为某个时代的公共记忆符号。

江小白谈不上历史,也找不到典故,但是谁也不能说江小白没有酒文化,因为它本身就来自于目标人群的生活方式,又作为一个商业符号去标注和宣扬这种生活方式,与其说江小白开创了“年轻小酒”这个“品类”,不如说它开创一种面貌一新的白酒新文化!

方向四:立足新表达

白酒的价值创新,终要体现为一种全新价值主张的表达。名酒也好,地方酒也好,顾客对其价值的评判,都有赖于一系列可感知的“价值信号”。茅台能成为高端酒的代表,离不开广为人知的独特历史原由、重要人物典故、重大场合背书等,这些都是可信且强有力的价值信号。“出身寒门”的区域白酒品牌,也要找到自己的品牌表达方式。

白酒的产区、香型、品牌等众多,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质量上的强辨识能力,他们对一个白酒产品好与坏的感知,更多是通过他人的口碑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白酒品牌通常输出的价值概念,诸如年份、窖龄、原料、工艺、原浆等等,普通消费者很难直接转化为对品牌品质的判断,加上诸多概念缺乏公共标准、无门槛滥用等问题,传统的白酒价值表达方式,其实很难赢得真正的顾客认同和共鸣,甚至会导致反感和质疑。

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企业与顾客之间越来越对等,这时非常好的品牌表达,就是“说人话,摆事实”,敢于诚实的向消费者传递真相,敢于真诚坦露自己,要从潜意识里尊重、重视消费者,杜绝假大空,更杜绝忽悠、欺骗消费者。四川

免费加群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