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仰韶文化发源地、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酒业首届仰韶故事会”宣讲比赛拉开了大幕。
“仰韶故事”成为热词。
仰韶人正以故事的形式诉说着仰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在所有故事中非常浓墨重彩的必然是仰韶文化。正是7000年的仰韶文化土壤,给了仰韶酒业智慧和营养。
仰韶文化的本质是彩陶文化,仰韶彩陶坊系列产品从鱼纹葫芦瓶、小口尖底瓶的瓶型和纹饰设计,到“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的四陶工艺,正是在“彩陶文化”的载体之上,建立起了绝世卓立的陶融型生产工艺和仰韶品牌。
仰韶文化已然是仰韶品质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而讲好仰韶文化故事是仰韶前进的助力,也是仰韶义不容辞的责任。
5月,一个新遗址的发掘,让流传7000年的仰韶文化故事再添华丽新章节。
河洛古国,中原繁盛的见证
临黄河可知,到仰韶始见文明。
自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各色石器与精美彩陶碎片,打破了西方对有新石器时代的置疑开始,以渭、汾、洛等诸黄河支流汇聚的关中豫西晋南地带为中心,整个北方区域就出现了具有较为统一文明谱系类型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在黄河流域诞生的仰韶文化,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首一道曙光。
5月初,在仰韶村向东130公里的河洛镇,一座距今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慢慢显示在人前。这座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被考古专家命名为“河洛古国”。
在“河洛古国”发现之前,仰韶文化边缘地带的辽宁红山、安徽凌家滩、山西石峁等古国文明可谓璀璨夺目,群星闪耀。
而反观地处仰韶文明核心区域的河南地区却始终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中心都邑遗址,这也就让古史中我们的炎黄先祖定鼎中原,万邦来朝的盛景一度变得如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甚至给人留下了仰韶文化后期中原地区社会发展“沉寂衰落”的印象。
但“河洛古国”的发现,实证了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河洛地区是当时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可以说,“河洛古国”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将改变“中原的中心地位是从夏代才开始的”这一认知,是实打实的“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看着庞大的“河洛古国”遗址,不难想象那是怎样动人的一段历史、一段文化故事。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采集,共同制作彩陶,若碰上丰收时刻,举杯饮酒、载歌载舞……
“河洛古国”的存在正是5300年前中原繁盛的见证。
神话故事现实的写照
《易经》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处在洛水与黄河交汇处的这片神奇之地,从上古时期就在冥冥中注定是远古圣王的定鼎之所。
河图洛书的年代要追溯到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后期,也就传说中炎黄祖先逐鹿中原的岁月。
在“河洛古国”的中心居址区内,出土了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众所周知,将北斗星作为帝王象征是中华民族“天人感应”政治礼仪观的核心。
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记载:“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此处的北斗九星遗迹便有着强烈的政治礼仪功能,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遗址显示出的“北极九星”恰好与后世的谶纬图书相合,《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后来逐渐隐去的两星中就有一颗超新星(景星),这颗星辰在遗址中的出现从一方面为“河洛古国”为黄帝都邑提供了作证。
除此之外,“河洛古国”还出土了非常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更与“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这一历史记载惊人相似。
“河洛古国”的发掘,让曾经的神话故事成为真实。
而因为与渑池的仰韶文化遗址,属于同一时期,且具有紧密的文化亲缘关系。在“河洛古国”遗址里,考古学家们也发掘出了大量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除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北斗九星图案遗迹”外,还有小口尖底瓶、彩陶钵、彩陶瓶等一大批文化遗物。
而在发掘出的彩陶中,其中有一对有神秘月纹、星纹的彩陶钵,器型经典、纹路精美,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仰韶酒业高端产品“天时”系列的太阳、月亮、星星三款产品,正是源自于仰韶文化彩陶图案呈现出的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星座纹。
“我们的产品,发轫于黄河岸边仰韶文化的沃土。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讲好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或古老、或新颖的仰韶故事,从而把仰韶文化和仰韶酒文化传播向更广阔的世界和未来。”仰韶酒业党委副书记、酒业公司总经理郭富祥说。
揭开了神秘面纱的“河洛古国”,让已经璀璨无比的仰韶文化更加光彩夺目,“河洛古国”的历史价值使本就厚重的仰韶文化故事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仰韶酒业正以“为酒业世界消费而持续精进,使仰韶文化成为影响人类的伟大智慧”为目标,不断升级品质,致力强化品牌,以讲好仰韶故事为着力点真抓实干、大步前进。(来源:智度名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