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为粮食精。从粮到酒,要经历上百道繁琐的工序,要走过寂寞漫长的时间,酿造从来不是字面上这简单的两个字。
7月3日,为提升技术工人业务素质,充分掌握大曲制作工艺,作为寿酒集团技术顾问的名白酒专家、北京食品酿造研究所原所长吴鸣教授,在曲酒生产基地开展了一场题为《麦曲培养技术》的知识讲座。寿酒集团董事长周明新、总经理李峰等领导和技术人员一起参加学习。
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吴鸣教授细致深入的讲解了酱香型白酒(茅台试点)高温曲生产工艺总结、浓香型白酒(北斗科研试点)麦曲生产工艺总结和麦曲在培养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及各酶系消长检测数据等,尤其对曲块制作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把控等各种细节作了详细阐述。
吴鸣教授毫无保留,对制曲过程中的关键性技能重点提醒、详细阐述,参会人员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并对要点一一做好记录。
周明新董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提到:对于我们酿酒人而言,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这是传统酿造的精髓所在。
今天吴教授介绍了白酒泰斗周恒刚在茅台试点和北斗科研试点时总结出来的传统制曲工艺。周公八十年代在我们酒厂搞麸曲酱香酒研制,使得我们的百泉春酒荣获当年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促使酒厂得到长足发展,传统酿酒技艺不能丢,要传承,要发展,也要创新。
优质基酒是酒厂的根本,要想出好酒,首先要有好曲。现在寿酒新引进的自动化制曲生产线开始运行,众多机械设备的参与,使得制曲过程更先进、更规范。酿酒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总结,今天的讲座受益匪浅,希望各位员工学以致用,努力提升制曲技能、业务水平,为寿酒发展作出贡献。
下午简单休息后,吴鸣教授和周明新董事长、牛广杰副总经理等,顶着酷暑来到寿酒制曲生产线,察看曲块制作过程;并深入曲房,仔细观察大曲的培养状况。
大曲制作工艺繁杂,每一道工序都有诸多讲究,其中主要的工艺在于原料润水及粉碎,拌料踩曲和入室培养。尤其是入室培养这一个环节,要通风、保湿、保温,对温度和湿度的把控有着严格的标准。
曲块在入室培养期间要经历多次翻曲,以便让霉菌达到好的繁殖效果。从开始制作曲块到成曲进库,一般需要30~40天,然后还需要贮存3个月以上,方可投入使用。
白酒是传统发酵的风味嗜好食品,为给每一位消费者献上一瓶优质寿酒,河南寿酒集团坚持纯粮自酿,在基础工艺不改变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加强工艺技术创新,提升基酒品质,满足消费者升级需求,为豫酒振兴贡献新力量、展现新作为。(来源:河南省日报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