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槟算是典雅庄重的红酒家族中的一个异类,因为跳动的气泡的关系,整瓶酒也显得灵动活泼,又带着一丝妩媚和俏皮,这也让它有了不同于普通红酒的一个展示舞台。试想一下,如果没了香槟的婚礼、颁奖礼、庆功宴和轮船下水仪式会怎样?且不说那种欢快气氛的损失会有多少,单是没了泡沫飞溅的那种仪式性缺失感就会让一切的庆典失色!
关于香槟酒的起源说法不一,比如英国人坚持是他们的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梅雷特先记录了在成品酒中加入糖分至其二次发酵的方法;而法国人则认为佩里侬修士才是香槟之父,虽然神父先研究的其实是一种调和酒,而气泡是他的额外烦恼。因为在当时限于酒瓶的制作技术,起泡的酒很容易把瓶塞顶开或者直接把整个瓶子炸破,无奈的神父只好想出一个用铁丝把瓶塞牢牢拴死的方法——这也成了承袭至今的通用技术。但是无论如何,当神父把糖、酵母加入到白葡萄酒中,并封起瓶子发酵的时候,香槟酒诞生了。但是不要以为香槟酒真的就是我们说的这么简单,它在实际酿造的时候,过程复杂无比。
首先在二次发酵前要准备好基酒,这基酒并不是单一的某种白葡萄酒拿来凑数,而是要多种酒类调配而成。这调配甚至可以说是香槟酿造技术的精髓所在。为了保持香槟酒质量和口味的稳定,绝大多数的香槟都是将多个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品种、来自不同产地的基酒混合在一起构成的,多的时候一瓶香槟甚至会由多达300~400种基酒混合。
二次发酵的过程也不轻松。毫无疑问,添加了基酒的糖汁在酵母的作用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但酒瓶是密封的,产生的二氧化碳只好溶解在酒中,瓶内的压力慢慢增大,高甚至可以达到5~6个大气压的额度。然而问题是,发酵后死去的酵母会慢慢地在瓶子的壁上积累,如果在高压环境下是不可能开瓶把这些杂质清理掉的,所以香槟的除渣是一个大问题。
直到1818年一位酒窖主管才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首先将酒瓶倒立在一个带孔的“A”形支架上,工人每天会来“转瓶”,即把每个酒瓶转动1/4圈并改变酒瓶的倾斜角度,使瓶内的酵母残渣聚集于瓶子的颈部,然后,将酒瓶口部分冰冻,将瓶口打开,瓶子里面的压力就会把冻得像果冻塞子一样的沉淀物顶出来,然后再迅速塞上木塞封好口。当然这个过程免不了损失一点点葡萄酒,所以还要向瓶中补回去一部分甜酒,而补回去的甜酒的糖度就直接决定了香槟的糖度。这时候,一瓶完美的香槟才算完成,毫无疑问这种制造过程繁杂的酒是法国人的骄傲,堪称富魅力的酒。而法国人在这种酒上花费的心思,也不知要比其他名酒多了多少倍。
其实香槟一词是有两层含义的,第1是指法国的香槟地区,位于巴黎市北部,第二是特指该地区生产的起泡葡萄酒——香槟。由此可见香槟酒的定义其实是有严格的原产地条件限制的,即只有香槟地区生产的起泡酒才有资格叫作香槟,其他国家乃至法国其他地区生产的类似的酒品,即使再像也不准叫“香槟”的名字。法国人为扞卫这个名号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迄今为止已经打过700多场官司!所以世界上已经基本没有国家来挑战法国人的耐心了,法律规定,一经发现非法使用的“CHAMPAGNE”字样,立刻查处,就地销毁。而且该法律已经不光是针对汽酒,甚至某种香槟地区生产的香水也中枪,当然这也是法国人打官司争取来的。
那么香槟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法国人如此拼命地扞卫它的名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可以从一个有关香槟的传说故事中看出点端倪。话说法国的末代王后玛丽的出身就是香槟地区的一个酒农人家,后来被路易十六选为王后。出嫁那天全镇沸腾,乡亲们激动地拿起香槟互相喷洒,浓烈的酒香味甚至一路从香槟飘到了巴黎,这是王后记忆中幸福的一天。然而好景不长,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玛丽逃亡不成,双双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革命的祭品。消息传回香槟地区,人们不禁想起当年王后出嫁的盛况,纷纷感慨世事无常。而为了纪念家乡这位苦命的姑娘,以后当地人打开香槟从来不弄出“砰”的一声响,只是默默地旋开塞子,听那撒气时候的“咝咝”声,仿佛王后在殒命前那一声无奈的叹息。
香槟深受各国人士所喜爱,尤其适合女士饮用,比如俄国皇后、玛丽莲·梦露、蓬皮杜夫人,香槟可以当开胃酒,也可以当餐酒来饮用,适宜搭配烤乳猪、烧鸭等粤菜,因为香槟的酸甜口感可以极好地化解菜肴的油腻,同时气泡会感觉舒爽。酿造采用独特的瓶内二次发酵技术,即通常说的“香槟法”。方法是将事先酿成的静态无气泡的白葡萄酒装到瓶中,然后添加糖汁与酵母,在瓶中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发酵,这次发酵的目的就是让酒产生气泡,制成香槟。
也许正是香槟酒寄托了法国人太多难以割舍的历史情怀,所以他们才会对这种酒的名誉如此地专注,坚决不允许任何外人来侵犯香槟的地位和尊严。而现在的香槟则是法国人喜庆日子里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这种诞生于17世纪的欢快跃动的红酒,已经是法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来源:圣洛克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