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国白酒产量为37.8万千升,同比下降6.4%。2022年1-7月全国白酒产量为406万千升,同比下降0.5%。有数据预计,2022年白酒产量会进一步下降到690万千升左右。
白酒年产量为何逐渐下降,作为白酒生产企业,又该如何面对行业变局?
白酒产量连年下降,是喜是忧?
近年来,我国白酒总产量呈连年下降趋势。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2021年,我国白酒产量分别为1358.4万千升、1198.1万千升、871.2万千升、785.9万千升、740.7万千升、715.6万千升。可以看出,我国白酒产量峰值在2016年,此后一路下降,2021年的白酒产量较2016年的峰值下降了47.3%。
作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酒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产量为何会下降?
首先,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产量下降属于白酒行业发展周期的正常表现。回顾此前,中国白酒行业都是五年一个上升周期,五年一个下降周期,比如说从1997年进入到了一个下降期,2003年左右开始放量,一直到2010年左右都在下降,因此2016年以来产量到达顶峰1358.4万千升以后,中国白酒行业已经经历了6年的盘整期,从整体趋势来看,2022年的白酒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增长放量周期。
其次,近年来白酒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中,只有2018年白酒相关企业注册量高,新增3.42万家,同比增长10.73%。2019年我国新增白酒相关企业3.25万家,同比减少4.92%。2020年新增2.85万家,同比减少12.41%。2021年新增1.67万家,同比减少41.19%。我国目前现存白酒相关企业20.08万家。2016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1578家,2021年,这一数字下降到965家。
同时,产能逐年向优势产区集中,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21年,白酒产量占行业比重超过1%的省份共17个,比2020年减少1个。其中,9个省份的白酒产量占比较上年有所增长,8个省份下降。2021年,贵州茅台、五粮液等8大头部酒企产量占全国白酒产量的20.67%,营收占比达45.89%,利润占比达58.18%。
变局来了,酒企如何做?
根据行业发展周期规律,当前,白酒正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已经进入了新的增长放量周期,“十四五”期间,全国白酒产能规划800万千升。但与此同时,白酒行业也发生着诸多改变,一方面是白酒产业近几年在消费升级、品质升级大背景下,在名酒引 领下,竞合发展理念越发彰显,白酒行业面临“由量到质”的消费转变,“喝少点、喝好点”成为主流消费心理,白酒行业消费升级新趋势不改;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也在进行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消费结构均面临变革与调整。此外,近3年来疫情影响,全国餐饮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困局依旧存在。在这样的行业发展状况下,酒企应该如何做?
首先,在生产方面,酒企要重视扩产能和提升产品质量。白酒产能扩容能进一步巩固与强化企业优质基酒储备,有利于在新一轮竞争中产能优势发挥,还能推动产品演进,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促进产品体系改良优化。
年初至今,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舍得酒业以及水井坊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了新增投资及相关产能扩张计划,投资计划金额规模已超过350亿元。
提升产品质量的背后是紧跟消费升级的步伐。在我国酒类市场上,优质基酒产能仍存在缺口,当前,次高端与高端扩容明显,未来白酒的竞争价格带是次高端和高端市场,如果酒企没有高品质的基酒做储备,将无法支撑产品结构升级以后的产品高溢价。
其次,在品牌文化塑造方面,必须拥有个性鲜明的标签。白酒品牌文化打造近年逐渐“内卷”,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酒企参与进来,并以此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所以对于大多数品牌知名度并不高的酒企来说,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找到个性鲜明的标签尤为重要。毕竟并非所有酒企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若夸大其词还可能对品牌造成不良影响,事倍功半,无论这个定位或标签是否看起来高端大气,只要足够吸睛,足够个性,就能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酒企数量锐减的大背景下,新国标的实施更是让许多低端酒企遇到更大的困局。相较于高端与次高端酒企,低端口粮酒如何在严格规范下生存,十分值得市场关注。经过这一轮的淘汰,或许将会有新的行业黑马赛出,成为低端价位段的新代表。
随着此轮产能的扩张和产量释放,接下来,白酒行业的竞争态势或将更为激烈,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哪些酒企能在风口来临之际顺势起飞,让我们拭目以待。(文章来源:大家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