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忙着种,种着芒。
有芒的麦子正待收获,有芒的稻子则待播种,一收一种,显现岁月的宽厚与恒常。
有芒的谷物,忙碌的人们,天地间,交织出生动的画卷。
汾酒,也在这个节气,实现了与酿酒原粮——大麦、高粱的双向奔赴。一收一种间,倾注着晶莹的汗水,也交织出酿酒人的智慧与光芒。
麦浪翻滚,静待酒香
芒种虽然忙,散发汾酒香。
酿酒的人都知道,曲为酒之“骨”,大麦则是汾酒制曲的主要原料之一。
小满过后,直至芒种,汾酒大麦原粮基地之一的甘肃张掖山丹马场,麦浪翻滚沃野黄,一幅丰收图景跃然眼前。
万亩良田里,麦浪翻滚,机声隆隆,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正在麦田里来回奔走,一片片大麦正被规范地收割脱粒,从清晨到夜晚,不曾停歇。
酿好酒,选好粮是汾酒人一直以来的坚守。
这些成熟的山丹大麦,将开启清香汾酒酿造序章,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汾酒产供全链条可见、可控、更可靠。
由此,衍生了一条强健的汾酒品质生命线,为“中国酒魂”的内涵中增添了一种解释、一份传承,也为汾酒复兴积蓄了能量。
大麦已然成熟,麦香随风四溢,新一轮的汾酒也在岁月里有序前行,即将成为人们的佳肴伴侣。
可喜的忙,可盼的忙
山西沁县,汾酒酿酒原粮高粱的种植也要抓住农时。
从小满开播,到芒种结束。此后,农人们还需要移苗补种,或者间苗,在高粱田里时常察看长势,及时追肥。
只要种下了,农人们的希望就开始一天天生长。
在这里,水源纯净、气候调和,167天左右的无霜期里,雨露倾慕,清风照付,晨光叮咛,夕阳嘱咐,大自然的馈赠下,这些高粱终将成就汾酒的清香。
在这里,从普通高粱种植户、农业科技员、仓库管理员,到沁县汾酒原粮基地管理人员,一群人在接力守望。
在日子的更迭后,一粒粒籽粒瓷实、粮品质优、出酒率和成品酒质俱佳的沁县高粱,为汾酒“清香天下”的时代梦想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芒种很忙,可喜的忙,可盼的忙。
人们相信土地的力量,只要种下了,就会“忙”有所获,“种”有所得。
就像汾酒“种”出清香,是肯定的、专注的,付出时间、精力,甚至于所有。
芒种时节,这些田野里不曾失约的忙碌背影,就是汾酒“种”出清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