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刚过去,小长假期间的消费数据纷纷出炉。虽然没有直接与酒类行业相关,但从涉及零售、餐饮、旅游、以及线上消费等相关数据中,仍可以管窥酒类市场消费的情况。
零售餐饮,稳中有变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这一数据显示了假期期间餐饮零售市场的活力和消费者强烈的消费意愿。如河北省,重点监测的18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在假期期间实现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约10.2亿元,同比增长4.3%;陕西省的餐饮收入达到9009.59万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12.13%,显示出该地区餐饮业的稳健增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五一”假期的餐饮类销售额为356.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4%,反映了该地区餐饮市场的活跃度;浙江省杭州市在假期期间的零售和餐饮消费总额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2.2%,体现了该城市强大的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安徽省阜阳市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456万元,同比增长11.7%。
假期期间,一些品牌餐饮企业线下推出“露营+美食”、用餐抽奖、“五一五元畅饮”、寻宝设奖萌宠盲盒等活动,线上推出优惠券等活动,线上线下多举措创新,全力促进餐饮消费。具体到各地与餐饮相关的酒类消费则表现出差异化。
一方面,高端白酒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消费者对于高端白酒的需求持续增长。部分品牌如茅台等在“五一”期间动销良好,价格稳健回升;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行业稳定。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地区,如安徽、四川等地,高端白酒的消费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古井贡酒和迎驾贡酒等知名品牌的产品结构稳步升级,销售增速有所放缓,但内部结构升级在安徽省内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婚宴等宴席用酒市场表现不一。据江苏经销商反映,今年“五一”期间的宴席用酒约为去年同期的60%~70%,整体市场表现不温不火。山东经销商也表示婚宴需求有所减弱。然而,四川区域的宴席市场同比去年有所好转,高端白酒宴席预计同比增长个位数百分比。这表明,在酒类消费市场中,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酒类消费市场在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方面的表现愈发明显。除了传统的白酒市场外,啤酒、红酒、洋酒等品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低度酒和无酒精饮料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文化旅游,多元分流与性价比
随着2024年“五一”假期的结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交出了平稳有序的成绩单。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花费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显示出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和休闲度假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酒类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这一庞大的游客流量为酒类消费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如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吧、餐馆等。不同地区的旅游热度对酒类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酒类消费可能会随之增加,而相对冷门的地方则可能变化不大;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旅游期间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低度酒或健康饮品,这可能对传统的酒类消费产生一定影响;大量游客的流动直接带动了餐饮业的增长,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需要就餐,这大大增加了餐饮市场的需求量;旅游市场的繁荣促进了餐饮业的多样化和创新。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和需求,餐馆和食品供应商会推出各种特色菜品和饮品,包括地方特色酒类和饮品。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数据上看,旅游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一二线城市的旅游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旅游发展。旅游高峰期游客开始趋向于品质化,不再盲目跟风,加上新起来的消费主力军逐渐年轻化,越来越追求性价比;得益于短视频时代的发展,旅游的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可选择的方向越来越多,流量分流。
随着三四线城市和乡村成为旅游热点,这些地区的酒类消费需求有所增加。游客在游览这些地区时,可能会购买当地特色酒类作为纪念品或尝试当地的饮酒文化。
旅游热点的分散使得更多地区的特色酒类有机会被游客了解和品尝。这对于推广地方特色酒类、增加其知名度和销量是一个积极的影响。
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酒类生产商和经销商可能会积极拓展在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的销售渠道,如开设专卖店、与当地餐饮企业合作等,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
当然,厂商也需要注意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等挑战,未雨绸缪,后继制定更加合理的市场策略。(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