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一个凄惨的历史故事

时间:2018/7/18阅读:359 好酒问答
共1个回答
  • 2018/7/18 16:05:35匿名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素有“以茶代酒”的习俗,每逢宴饮,不善饮酒或不胜酒力者,往往会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尽礼数,既推辞摆脱了饮酒,又不失礼节,而且富雅意。这一轶事广为应用,可知此典故是从何而来呢?今天呢,就来从来给你理一下!   话说,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其子孙亮继位,由干后宫,孙亮之兄孙休上台,到孙休临终时,遗诏儿子继位,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张布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岂知孙休尸骨未寒,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23岁的“长君”孙皓为帝。   孙皓初登,抚恤民情、开仓赈贫,深受黎群爱戴。后来过惯了之生活,变得拔扈,施虐、,无度,不理朝政,尽失。   孙皓好酒,经常摆酒设宴,强要群臣作陪,每设酒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会饮酒与否,必要碰杯大饮,每杯定要见底。孙皓是个,说一不二,动辄,谁个不于他?所以每次席间,一片狼藉,群臣七倒八歪,醉卧地上,百出。   其中有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韦曜原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任为太傅,谓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因地位相当特殊。故此,孙皓对韦曜也格外照顾,早知韦曜不胜酒力,就在杯里暗中换上清茶,韦曜也心领神会,故意高举酒杯,“以茶代酒”干杯,就这样不至于醉酒而失态。   孙皓窃知二位“顾命大臣”嫌他性情,且酗酒如命,已流露出后悔立他为君之意。孙皓不知戴德,反而他们,并且放逐到广州,途中派人追杀,诛灭三族。   韦曜是个耿直之臣,常谏劝孙皓,说他在酒席上令侍臣嘲谑公卿,以取笑为乐,长久以往,外相毁伤,内长尤恨。韦曜谱录孙皓之父南阳王孙和的事迹时,因秉笔直书写了一些他人的丑事,了孙皓,公元273年竟被投入,后杀头送了命。   公元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做了俘虏,被到洛阳,受封的爵位只是“归命侯”,这个了四年,病故洛阳,时年42岁。

安徽井中集团店小二酿酒有限公司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立即询价!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微  信:
  • 联系Q Q: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