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循环”料将成为中 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框架,在发展方向上指向“国强”与“民富”,在运行形态上指向“行稳”与“致远”。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中 国白酒的文化属性、快消品的特征,亦决定其在“双循环”经济当中被委以重任。
“毫无疑问,产区溯源就成了中 国白酒产业在双循环经济中开启未来的关键,但在产区整合过程中,如何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凝聚共识、共融共生?”享受特殊津贴专家、泸州老窖集团原董事局主 席、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前董事长、中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理事长谢明指出,“这就是我们需要重点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产区溯源需要理论研究结合实践
“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健康消费观的形成,‘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向白酒产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坚守固有技术路线,固态发酵,落实优质产区溯源:种好粮、酿好酒、喝自家的口粮酒。随着产区概念的普及以及定制酒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努力,产区溯源可以进一步抢占年轻人市场、跨界圈层市场、个性化定制酒市场。”谢明告诉记者,而产区溯源也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因此,在中国酒业协会的指导下,谢明带领中国酒业协会原酒委员会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实践研究工作,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据谢明介绍,当初选择泸州、宜宾、遵义产区进行实践,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方面做了反复的研究和考证。据悉,北纬27°~30°的区域是佳酿酒纬度,名酒企业在这一纬度区间为集中,这一区域也是名优白酒的聚集区。同时,这里还是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以及规模大、质量优的蒸馏酒产区。
由于泸宜遵产区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禀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原料来看,其酿酒用的水、粮食、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原产地优势;其次,工艺方面,其酿酒用的窖池、工艺、储藏条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就是天府之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更是大自然得天独厚的馈赠。
此外,谢明的研究报告显示,泸宜遵产区囊括了几乎所有中 国品牌白酒,白酒产业在该产区品质好、产量大、品种齐;该产区企业众多,泸州、宜宾、遵义三个市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同时,经过多年的历史积累,泸州、宜宾、遵义三个市产出的白酒深受消费者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泸宜遵产区之所以出产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名酒,正是因为其多年来传承了中 国纯粮固态发酵的农耕文化和工艺。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品牌还是生产技术,其在国内、国际都首屈一指,被行业认为“大的产业集群、大的品牌群、大的产能群、好的政策洼地”。
产区整合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共融共生
据了解,2016年8月,中国酒业协会颁布了固态法白酒原酒标准,在中国酒业协会的领导下,原酒委员会推动了固态法白酒原酒三个标准的践行,对结束原酒行业长期以来小、散、乱的状态十分有利,使固态原酒的质量及真实性从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通过标准的践行来打造中 国白酒优质产区溯源。
谢明指出,中 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农耕文化而自然发挥,还没有产区概念,产区溯源的基础就是要树立起消费市场这方面的认知。未来,我们会以泸宜遵产区为样本,进一步强化消费市场的产区概念,使其更有利于中 国白酒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农民、政府+各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整合,有利于优质白酒产区所在区域生态体系的建设。
同时,希望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产区农业区域规划更符合生态保护;积极整合资源让产区参与到国际产品市场的大循环中;进一步完善产区内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产区所涉及的区域之间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共融共生。
我国的奢 侈品牌有可能出现在“白酒领域”
“茅台、泸州老窖、郎酒等中 国白酒品牌都在泸宜遵优质产区里,是中 国白酒的价值所在。中 国没有奢 侈品牌,未来的奢 侈品牌可能在中 国白酒中催生世界品牌。品牌——价值是产区溯源的基础。同时,原酒标准践行、倡导品质消费,催生出价格——分级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消费需求。”谢明说。
谢明认为,中 国软实力需要体现,中 国软实力的体现必定是中 国人的生活方式被认可。“白酒文化要想国际化,必须结合生活方式。比如中 国茶、中 国酒和中 国白酒,就是中 国人的生活方式。”谢明说,“中 国软实力要走向世界,就得讲一讲中 国白酒产区的溯源。在这个过程中,催生产品、产区、世界性的消费品牌,从而实现国内经济循环与国内外经济循环之间,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导的‘双循环’经济格局。”(来源:华夏酒报 编辑:赵鑫 记者 徐雅玲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