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热在2020年达到高潮,一方面是市场的热捧,经销商纷纷介入酱酒销售;另一方面,诸多生产厂家的涉足也更添了一把火。
那么,2021年,这把火还会继续燃烧吗?酱酒热会像一阵风还是成为持久改变香型竞争态势的大事件?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到了2020年,随着前几年的热炒和发展,酱酒业其实已经到达了一个分化点,即酱香型企业的品牌化趋势明显,优质品牌逐渐浮现,与其身后的中小酱香型企业拉开距离。
茅台一直稳稳占据酱酒的头部品牌位置,同属于茅台集团旗下的习酒、同处在赤水河流域的郎酒,同样占据了酱香型集团位置。
此外,国台酒、贵州老牌酿酒企业金沙、号称“二茅台”的珍酒等一批优酱酒企业也在这一轮热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酱酒品牌的中坚力量。这批酱酒企业成为主流后,也随之成为涨价的主力,2020年9~10月间,珍酒、国台、钓鱼台、金沙回沙酒等纷纷调价,上涨幅度在20%~30%。
与此同时,茅台镇上数百上千家中小型酱酒企业则趁着酱酒热的东风,纷纷向其他地域拓展。其中、酒类消费大省河南等地成为了重点目标,这些中小酱酒企业纷纷采用定制酒、贴牌生产等形式开拓市场。
在业界看来,酱酒品牌的分化实际上有利于酱酒的发展。当酱酒生产一拥而上时,难免鱼龙混杂、沙石俱下,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难以分辨优劣。
从价格等级来看,头部企业、企业占据超高端、高端,普通消费者难以企及。品牌化明晰之后,酱酒消费的大多数还在于这些中坚型企业的产品。当市场上形成10个以内的较为知名的中坚型酱酒品牌,有利于资源与消费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对品牌较弱、实力较弱的酱酒的淘汰。
可以预计的是,在2021年,酱酒行业的这一分化过程还会持续,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局面。而酱酒热在少数强者的带动下,会呈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关于酱酒热的另一个疑问,在于消费端、销售端对“酱酒”的热捧会继续吗?
2020年度,名白酒专家、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吴天祥曾表示,未来酱酒产业的产能约在80万千升,即在现有基础上约有40亿千升的增量。而在营收层面,预计未来还会有1000亿左右的增量。
这意味着,未来3~5年内,酱酒热还将会持续,且会产生更大的销售。
在消费端,酱酒热是继浓香热之后的又一轮高峰。尽管口味差异很大,但业界认为,酱香在前期茅台等企业的带动下,成功讲好了“酱香”故事,比如其繁复的酿造工艺和超长的贮存时间,都让信奉“酒是陈的香”的消费者形成了固化的印象——酱香酒的品质更优。
在这种概念的反复灌输之下,在头部企业的热炒之下,消费者对酱香型口味的追逐和依赖相信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至于经销商,基于逐利天性,其是否会继续追逐酱香酒,完全在于酱香酒的热度能够带来的利润空间。在酱酒热未消退的情况下,经销商顺势而为,经销酱香型白酒可以继续逐利,暂时还看不到放弃的理由。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品牌的分化也会带来选择的分化,品牌美誉度高、运营稳健的酱香型酒品牌成为热点,而经营中小型酱香型白酒的商家,更多是机会主义者,这意味着其不可能有太高的稳定性。(来源:华夏酒报 编辑:赵鑫 首席记者 杨孟涵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