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3月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赴清华大学、华大集团等交流之后,近期,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率队先后拜访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茅台生物科技发展未来,谋划生物制造第二增长曲线进行深度沟通交流。
王莉表示,茅台的科技创新战略,需要站在多个“巨人”的肩膀上,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此次走访交流,旨在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借助高校、科研院科研力量和产业资源,构建“企业主导、院校共建、项目驱动”的协同创新模式,打开生物制造发展局面。
4月9日,王莉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就生物科技使能技术、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脑电技术在产品感知上的应用等进行交流。
5月8日,王莉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就如何利用优势微生物资源,以合成生物手段生产天然产物进行交流。
5月22日,王莉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转化,就功能性新材料、益生菌开发与应用、二氧化碳碳源转化等进行交流。
通过一系列座谈交流,就茅台生物科技发展方向形成了五点共识。一是围绕生物科技使能技术,筑牢生物制造根基。生物科技使能技术是生物制造的基础。茅台可充分利用优势微生物资源,探索底盘微生物、基础工具和合成路径的新发展、新方向。二是围绕天然产物,挖掘合成新路径。天然产物涉及香气、口味、色素等多种物质,蕴含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茅台可依托微生物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天然产物微生物合成路径研究,并应用合成生物制造纯 天 然产物产品。三是围绕新材料,提高绿色化水平。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资源化、绿色化、高端化利用酿酒副产物,生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可降解塑料和高端功能性材料,应用于包装材料和产品防伪。四是围绕功能性食品,拓展产业新领域。利用功能菌种等优势资源,通过生物科学技术,探明其应用机理,生产包括益生菌产品等多品类的功能性食品。五是围绕碳中和,探索二氧化碳产业化利用。探索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源,将其进行产业化布局和应用,创造更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未来,茅台将用3到5年时间,充分挖掘应用茅台丰富的优势微生物资源,在生物科技领域探索形成一批新技术,开发一批新产品,孵化一批新产业,真正让第 一代生物科技与第五代生物科技跨越时空交流融合,以实际行动助力贵州生物制造产业落地和应用,有力支撑国家生物科技战略。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涂华彬,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向平,茅台集团、茅台酒股份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茅台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人员参加。(来源:茅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