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11月9日,五部门联合部署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负责同志对专项执法行动进行了部署。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此次会议过程中明确指出,专项执法行动将重点关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十一、中秋等传统节令食品集中上市、群众集中消费、食品消费量大的重要时间节点。而白酒作为国内大批消费者的日常饮用品,赫然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从目前为止发布的信息来看,国家层面上,将对逢节就有“假酒”的市场现状给予“雷霆一击”。多部门联合行动的规模,以及惩处力度都将更上一个台阶。对此,多位业内人士都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将是肃清白酒市场“枯枝”的有效手段,了节日期间合法合规酒商的销售业绩。
白酒销量大,小作坊“杂乱”
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用“万亿级”市场来形容白酒的销量。暂且不说白酒到底有没有一年“万亿”的销售额,只从这个习惯性的“用语”中就能肯定一点,白酒在国内的销售量小不了。各个省市乡镇都不缺少白酒消费者,由此也就造成了各个地区都有或大或小的白酒生产企业。
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9.8万家酒类相关企业,2019年相关企业注册量为3.3万家,今年前三季度新注册2.2万家。从地区分布来看,向来生产白酒的云贵川三省分列前三名,其中四川省以3.6万家企业排名第1。
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品牌效力的影响不断加大,白酒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以“茅五”为代表的全国品牌占据了市场大半江山,区域性龙头企业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市场份额明显不足以让如此多的白酒相关企业生存下去。
引发的结果就是,白酒大企的并购、业外资本的并购越来越多,如洋河300万全资收购湖北梨花村酒厂;老白干酒13.99亿全资收购丰联酒业等等。其次,倒闭数量逐年增多,许多地方酒企在短时间内“开门又关门”的现象频频出现。
但需要引起行业重视的是,一些取得相关生产资质证明的酒企,利用自身生产能力做起了让消费者“真假难辨”的冒名酒。近年来,多个省市有关部门,都展开了对白酒作坊的专项检查行动,如《绥化市市场监管局四项举措加大对白酒小作坊巡检力度》《仪陇:全县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者要登记备案!》等。
品牌打造不易,消费者权益更需维护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品牌竞争为一的白酒时代,酒企要将品牌“做大做强”无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中所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自不必赘言。因此,市场不好做,品牌不好打造都不是理由,没有一家酒企是“平地起高楼”。一些小企业、小作坊试图“不劳而获”,冒名顶替的行为实属不该,不只是触犯“法律法规”,同时也是对坚持做品牌企业的一种莫大伤害。
所以,国家层面出手整治对于白酒行业而言是好事。特别是此次“五部门联合专项执法行动”,精准划定时间节点,重点挑选容易产生造假行为的地区,将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此外,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五部门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对于其买到货真价实的心仪酒款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唯有真正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才能让其对市场始终抱有“信心”,不会产生害怕“买到假酒”的心情,进而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消费者也有责任配合国家专项行动,买酒应选大品牌、选正规渠道、选熟悉的商家,尽可能让假酒在市场上流通不起来。(来源:卖酒狼圈子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