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听花酒业委托四川宜宾学院进行的“听花生津感受调研”报告出炉:“饮用听花酒时感受到落扣生津的人数平均达93.95%”。
人们有这样的感受,再高端的白酒,都是“一口酒几口水”、“会过度激动人的情绪”等。古今中外也都有“适量饮酒,才宜健康”的观念。其原因在于,从中医角度来看,白酒有大热大燥属性。《本草纲目》中指出:“盖酒成于酿,其性大热,气燥、有大毒。”热盛伤津,极易感觉到的就是口干。
听花设计师张雪峰说,中国白酒发展到今天,必须从关怀消费者的感受考虑,从减害、增益角度出发,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和健康化价值。
多年来,听花酒研发团队不断发起科技攻关。比如,现代生物技术己经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微生物的生成、现代化工领域的精馏技术对酒体的过滤可以到分子级。听花以消费者“好喝又健康”需求结果为导向,经过3091次方案试制研究,开创了白酒制化增益新工艺。
听花新工艺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与微生物发酵工程、食品分析与风味感官科学、现代医学等多学科前沿成果,分别选取浓香、酱香基酒,进行二次发酵、精馏浓缩,通过定向菌、特 制香曲等109道工艺,实现对酒体制化增益。让听花酒具有舒适柔和的触感,含得住、耐细品,落口生津。
听花酒创新工艺线一角
听花酒落口生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答案在这里。
听花酒业公司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联动四川轻化工大学白酒学院,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及合作,例如针对男性人群饮用后血清免疫指标、血清素、激 素水平、深度睡眠比例等指标测试研究,并在2021年8月,完成了女性人群饮用生理指标测试研究。
结论显示,健康成年男性和女性饮用听花酒,两组人群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实验预期。
听花酒研发者之一刘凌霄研究员表示,上述机构结果证实,听花酒通过激发人体副交感神经系统来实现系统减少酒精伤害目标是有据可循的。
对听花酒此项研究,原北京凯正生物研究员李思成博士是国内药理学专家,他用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解释了听花生津的机理:副交感神经被激发后,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分布在腺体等组织器官的M3受体结合,使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物质磷酯酶C(PLC)、1,4,5-三磷酸肌醇(IP3)增加,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比如,水通道蛋白(AQP5)表达增加,就出现了生津。
听花酱香风格酒
诺奖得主、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苏德霍(ThomasCudhof)说,酒是人类古老的发明之一。有人认为,是上帝用发酵后的果实为酒,引导在人类祖先从树上下到地上,走向了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东西方的历史,莫不是“一杯美酒的波澜壮阔史”。
上帝给了人类美酒,却留下了不完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酒精对人体有种种危害。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20年发布酒精致癌报告,显示酒精对人有伤害。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健教授说,现代中外医学众多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酒精对人体大脑、肝、肾、血等均有伤害,2020年世界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相关。比如酒精的大脑的伤害非常严重,它会导致脑血管收缩,能直接杀伤脑细胞,也可能会抑制脑桥延髓的呼吸中杻,是大脑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而听花酒正是在努力避免酒精危害,极大程度减少酒精的伤害。
何健教授进一步诠释到,副交感神经是我们身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控制调节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虽受大脑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能够无意识地自动调整身体机能。
何健教授表示,副交感神经让我们的身体“休养生息”,其被激发时出现的生津,也就是唾液分泌增加,随着吞咽进入胃肠道。唾液中含有的表皮生长因子(EGF),是目前公认的与胃肠黏膜再生、修复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能增加黏膜细胞DNA合成,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及促进黏液糖蛋白合成来保护胃肠黏膜的完整性及屏障功能。
“香高一寸,味厚三尺,落口生津”,听花酒设计师张雪峰说,听花酒通过努力,以期减少酒精对人类的伤害,是对消费者的人本主义关怀,听花酒向世界贡献的是“爱”。
(注:以上相关研究数据及成果,来源于听花酒业公司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白酒学院,开展相关实验所得。)
来源:凤凰网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