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年11月被评上“全国劳动模范”以来,陈刚更忙了,除了一如既往地干好之前的工作,他还肩负起了借助劳模影响力,推广企业产品的责任。
“我们年轻的时候,觉得获得全国劳模是非常大的荣耀,想不到多年以后,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而今看来,这份荣耀背后,更是一份责任。”1月1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四川远鸿小角楼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小角楼”)灌装车间主任陈刚告诉记者:“今后我会进一步借助自己作为全国劳模的影响力,推进企业发展,为更多劳动者起好带头作用。”
“半路出家”,挫折往往与机遇并存
与很多酒厂的技术骨干相比,陈刚并不是科班出身,更不是一毕业就在酒厂工作的。陈刚大学毕业的第1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国资粮食企业,而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是与粮食相关的。
“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可谓天之骄子,当时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可以说这辈子都不用愁了。”陈刚笑着说。
然而,正当陈刚在企业中让自己的专业发挥所长,并稳中求进地追求着自己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场时代的巨变彻底改变了陈刚之前计划好的人生轨迹。
2002年,已经年过30的陈刚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下岗了。“当时一次性买断了工龄,并离开了自己奋斗了10多年的单位,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未来在哪里?确实挺迷茫。”陈刚告诉记者。
面对生活的重担和再就业,陈刚应聘来到了小角楼。当时的小角楼还没有改制,由于陈刚之前的工作和专业跟酿酒没有太大关系,对于白酒的酿造、勾调、运输、管理一窍不通,于是只能从基层开始做起。
经过4年的努力学习和工作,2007年,陈刚开始担任小角楼灌装车间主任。所谓“灌装”,通俗地讲,便是把酒装到酒瓶中去,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酒瓶的不同容量、造型,导致瓶型多、生产不标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靠人工来完成这道工序。”陈刚说,酒瓶全靠工人在池子里洗,效率非常低,而且一旦池子里有多个瓶子,会发生碰撞、破损,酒瓶损耗也比较高。
企业要发展,技术跟不上怎么办?陈刚没有气馁,他开始扎根车间,带领大家一同开展技术攻坚。“由于缺乏技术,我们的实验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但大家都相信,总能解决这道瓶颈。”
直到2015年,陈刚团队联合供货厂商,通过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解决了灌装难题。新的生产线降低了40%的劳动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让刚刚重组的四川远鸿小角楼酒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新的罐装技术用人需求比之前降低了三分之一,但灌装效率却提高了50%。如今,车间每天灌装量可达3万余瓶。”陈刚对记者说。
攻坚克难,17年坚持去做一件事
用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反复钻研一件事情、深耕一个领域,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陈刚则花了17年时间诠释了这种坚持。
近年来,白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小角楼在酿酒方面存在的技术短板,让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面对困境,2018年初,陈刚领衔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对公司白酒酿造生产及勾调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和革新,以啃硬骨头的方式进行技术攻关。每次测试时,都将以往的数据推翻,并重新设置新的数据,“酿造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陈刚及同事们寝食难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刚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小角楼决定将单一的原材料酿酒技术改革提升,使用五粮酿酒技术。换句话说,要把数十年间只用高粱酿造的方式变为多种粮食混合酿造,这对小角楼来说,无异于一次脱胎换骨的改良。“我们也得到了五粮液专家的帮助,对五粮的配比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醇香的口感。”
通过技术改良,小角楼新推出的“翰林坊”系列白酒不仅保持了小角楼原有的窖香浓郁,还兼具细粮陈香、酒味醇甜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
“年底的销售旺季来了,我们得加把劲大干一场。”这是陈刚在微信群里鼓励工友们的一句话。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他没有半分骄傲,而是选择继续埋头苦干。
努力创新,劳模工作室提升技术水平
“企业技术要想进步,一定要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之前我们技术部门也带队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去调研学习,确实很有收获。”陈刚告诉记者。
小角楼“劳模工作室”就是陈刚牵头组建的一个企业创新项目。时间要退回到3年前,当时的小角楼着眼适应白酒下一个“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布局,经过公司决策层的反复研讨,决定围绕大巴山区域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质富锶的森林生态酿酒条件,精心打造占地1000亩、产能2.3万吨的原生态白酒园区,配套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塑造小角楼“森林美酒”品牌新形象。
但随着白酒园区的日渐投产,公司的技术短板成为发展的大瓶颈,成为腾飞的“拦路虎”。面对公司的困境,2018年初,陈刚领衔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啃“硬骨头”,攻关破解白酒酿造生产及勾调中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公司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陈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40余名成员,骨干成员10人。成员中有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优大学生,也有来自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酿造、勾调、尝评、检测和车间管理人员。以鼓励倡导爱岗敬业、发明创造、推进创新实践为宗旨,陈刚在工作室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年轻人的成长,培养出一批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工作扎实、创新意识强的酿造、勾调、尝评和检测等复合型人才。同时,组建以专业技术过硬人员为重点的技术攻关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为公司发展储备技术。
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平台,公司各方面的精英骨干、技术能手带着他们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困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联合攻关,共同提高。以技术攻关为核心,陈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研制出众多科研成果,并在实际生产中得以运用,解决了诸多白酒生产和勾调、酿造和检验中的难题,多项成果先后获得省市县级大奖。特别是“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担的基酒酿造技术单粮型向多粮型转变攻关成果,为公司白酒产业园区基酒基地的即将投入使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陈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生产化、市场化的转换,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公司主导产品有33大系列200余个品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400多个区域市场,年销售收入7.8亿元,2019年7月成功获得“四川省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荣誉称号。陈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多次获得企业技术创新奖,企业获得“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巴中市第四批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荣誉称号。
“全国劳模是一种非常大的荣耀,更是一份责任,未来我还将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陈刚意味深长地说。(来源:华夏酒报 编辑:赵鑫 记者 徐雅玲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