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以“稳中求变 重塑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酒业发展大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出席并发表讲话,从事实求是、利他主义、长期主义、行业自律四大方向,分析酒业穿越周期的关键因素。酒业家经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以下是演讲全文(有删减):
我想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四点:
一点,实事求是。我们要准确认识中国白酒的质和量。中国白酒总量达到如今的规模之后,我们每一个白酒企业,不要总是每年想增长、再增长。我觉得质量比增长更重要。在当下这个历史时期转变的时刻,我们要把增长的逻辑回到质量、质量、再质量,在消费者需求的总量范围内,把质量做好,让消费者满意、对消费者负责任。
首先,酒行业要慢下来,清理我们过去的很多问题。目前,市场的内卷客观存在,如果我们继续高歌猛进、大跃进,我想库存还会有更多问题出现,因此,行业需要慢下来。
其次,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质从来没变过,甚至比过去要求更高。在座的各位既是生产者、销售者,更是消费者,我们自己对衣食住行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白酒行业要在品质、品牌、品味上下足功夫,以满足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求。
再次是价值与价格的平衡。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低价,也不能一味追求高价。品质和价格一定要平衡,这才是我们正确的道路。
第二是利他主义。只有利他,才能走向更远。作为白酒企业的生产者,若我们没有利他之心,总想把一个很劣质的产品卖出很高的价格,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所以要有利他主义,要敬畏消费者、敬畏市场,把品质做好、把品牌做好、把品味做好。
在品质和品牌方面,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老大哥”企业都做得很好了,郎酒正在跟随。这几年,郎酒在利他主义指导下,获得了很好的收获。在产能上,我们酱香酒产能达到7.2万吨/年,存酒今年达到30万吨。不仅这样,我们还坚持存“10卖1”,也就是10万吨卖1万吨。
郎酒是大家的郎酒,是开放的郎酒。郎酒庄园就是让消费者看得到郎酒的生产,看到车间,看到粮食,看到酒放在哪里。感受新酒和两年、五年酒有什么不同。消费者来了,用双眼看了后,他们觉得郎酒是真实的,是有利他主义,有消费服务后,消费者就会把满意带走,把“钱包”留下,我们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郎酒这几年得到了稳步的持续增长、利润也算比较好。
在销售层面,市场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每一个名酒厂、大企业都在开拓下沉市场,往下深耕。过去的大商主义可能正在消失,厂家和经销商一起下沉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我相信很多过去的传统经销商,如果不改变思想,都会走到尽头。厂家也改变思想,跟经销商一起深入到乡镇,深入到现场,去为消费者服务。如果只想赚消费者的钱,不想为消费者服务,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们作为一个名酒厂,应该为消费者服务。所以我想,利他主义是穿越周期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宝。
第三是长期主义。如果我们只有短期的行为,就不可能在品质上去下功夫。虽然,目前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我觉得有一点从来就没变过: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质从来没变过,喝酒,大家一定喝的品质没变过。做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作为酒行业的一员,长期主义是穿越周期的一个根本法宝。
要做到长期主义,首先我们要热爱白酒这个行业,热爱我们消费者的热爱。白酒行业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不买单,我们今天这个会就不存在。
第二是执着。经济形势跟自然界一样有春夏秋冬。春天春意盎然,秋天有收获,冬天有冷的时候,还有一些风暴。经济环境其实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正确面对目前的情况。
在销售会上,经常有人跟我说“董事长现在很困难”,我说“有多困难?”现在中国白酒行业还有7000-8000亿。我们倒退回去10年、20年,白酒行业整个总量就只有5000亿或者4000亿。再回到我刚进入郎酒的时候,市场总量不到3000亿,当时做100亿的企业就是企业了。相较之下,当下的市场已经有更好的基础,正是需要我们练内功的时候。
第四是行业自律,团结担当、各美其美。一方面,我们作为大企业、民族企业,要把品质、品牌、品味做好。对消费者服务也要做好。我们要跟经销商朋友一起深入到基层为消费者服务。
另一方面,对于郎酒而言,“倒货”的经销商,不管体量多大都不是郎酒的商家。就算做20个亿,郎酒也不要你。这是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我们不需要这些商家。我们需要的商家,是跟我们一起真正为消费者服务的商家。
同时,年轻一代思想在变化。怎样让新的白酒场景跟新时代对接,这也是我们要做的。这条路很长也很艰难,需要探索。但在我看来,品质依然是根本。在品质的基础上,再去做场景的变化。我认为守正创新是白酒行业最根本的东西。
最后,我们呼吁新闻媒体朋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打击假冒伪劣。若假冒伪劣猖獗,劣币驱逐良币,白酒行业乃至各行各业都不可能发展好。只有打击假冒伪劣,把品质、品牌做好,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才真正获得更好的品牌,更好的产品。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文章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