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卖白酒,竟然也能破十亿?!
于东来近期透露,“自由爱单品今年(营收)可能十亿左右,努力把胖东来和合作企业成就为品质标准企业”。
单品销售额破10亿元,那已经是相当漂亮的业绩了。要知道,在河南这地界,40亿元销售额的酒企已经可以傲视群雄,而不少“小而美”的地域酒企,年销售额也就是10亿元而已。一款跨界联名产品而已,为啥能这么火;自由爱产品的爆火,能给其他白酒品牌带来市场自由吗?
“自由爱”的爆火,并非偶然
说起来,胖东来“自由爱”白酒能够爆红,其实是有内在逻辑的。
首先,区域品牌联名的叠加效应。“自由爱”这款产品出自宝丰酒与胖东来的跨界联名,两者都是河南品牌,跨越不同品类引发的消费人群共振不容小觑。70多年的河南老名酒牌子错不了,现在大名鼎鼎的胖东来自然也错不了。两者强强联合,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品质与设计。胖东来“自由爱”由多款高年份基酒调制而成,其酒体清爽、清香纯正、醇甜柔和、风格典型,入口不刺嗓子,后味还带着一点豌豆的清甜。有的评酒人认为其风格比之黄盖玻汾稍显清淡,但也自成一体。胖东来对选酒标准严格,酒体检测项目比国家规定多出20项,甚至连玻璃瓶的厚度都要进行抽检。自由爱产品的外观虽然称不上多么惊艳,透明简约的包装也已经主动贴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了。
相对亲民的价格。从价格角度看,胖东来“自由爱”是一款轻奢型的大众口粮酒。75元每瓶的定价,不仅超过了宝丰酒常规产品的价格,也超过了黄盖玻汾。这种价格定位,既与常规大众口粮酒实现了价格区隔,也避开了百元高线光瓶酒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是亲民而明智了。
优质的口碑与服务。胖东来“自由爱”能够卖爆,也离不开口碑与服务的影响。近几年来,胖东来逐渐成为流量密码,其产品口碑非常好,几乎不用做广告消费者就愿意相信其具备性价比。正因为这种盲从的心理,让胖东来“自由爱”实现了快速动销。更妙的是,胖东来的服务恰恰也非常周到。整箱的酒拿回去,喝一口觉得不好喝,可以无障碍退回。这种诚恳,就超越了相当多的酒企。
凭借区域品牌的价值、服务和口碑,胖东来为“自由爱”产品强势赋能,使其发展成为10亿销售额的大单品。那么这种成功能否复制,能否成为白酒品牌存量竞争的新渠道?
复制“自由爱”,能否带来新市场?
从复制的层面看,“自由爱”产品的运营逻辑比较简单,是可以复制的。找到一个合作的品牌开发一款联名酒,借助胖东来的自有品牌和销售渠道进行售卖即可。但这种成功经验,或许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首先,联名热度不能长久。跨界型产品什么时候最火爆?答案是在它刚出现的时候。人们会因为猎奇和尝鲜心理对其进行消费。但时间久了以后,审美疲劳叠加收藏饱和,真正形成消费依赖的人群并不多。长久来看,联名产品的最终归宿就是“泯然众人矣”。茅台冰淇淋如此,各类文创酒亦是如此。那些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产品,始终都是品牌长期投入资源的核心大单品。
其次,大众消费需求具有多样性,很难兼顾。大众白酒是近几年的热门分类,绝大多数的名酒厂都开始涉足大众酒品类。毕竟它是未来几年数得着的刚需型消费品类。但其实很多品牌并不熟悉大众酒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利润微薄而且极其难占领。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既要品质,又要风味,还要文化”的情况太常见了。除此之外,不同地区喝酒还有不同的风味偏好和理想消费价格。“自由爱”产品或许在河南能有一席之地,却未必能在全国市场取得佳绩。
再次,性价比的产品其实并不存在。虽然说胖东来的利润分成模式很难复制,但是企业管理模式和服务细则是可以复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跨界产品的性价比和服务也并非无法超越。从产品角度看,“自由爱”产品固然也很优 秀,但不少酒评人也会坚定看好全国性大单品黄盖玻汾。他们的意见是价格更便宜,风味更圆润。从服务角度看,胖东来的服务态度和制度,但其销售渠道仍然略显单一。相比之下,相应的服务承诺美团等不少本地生活平台都可以兜底。在大众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性价比只是一个可以被不断刷新的概念,没有终点。
总体来看,胖东来“自由爱”的成功是品质、风味、服务体验和本地品牌跨界策略的成功。在存量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入“自由爱”家族开拓出一条线下销售渠道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但想依靠复制经验实现品牌腾飞仍然显得不太现实。
坊间传闻,胖东来已经与酒鬼酒达成合作,酝酿着推出“酒鬼·自由爱”。想也知道这不会再是大众口粮酒,它的市场表现将会如何,屏幕前的你怎么看?(文章来源:大家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