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人爱拉菲葡萄酒? 时间:2016/7/29阅读:233 百科问答 共1个回答 2016/7/29 17:50:58小刚 按理说,即使拉菲如此,它也只是五个一级酒庄之一,论品质,其它四个酒庄与其不相上下,更遑论还有波尔多右岸、勃艮第、纳帕谷、皮埃蒙特等优质葡萄酒产区的酒庄。 实际上,自古以来,五个一级庄就是并驾齐驱的。我在法国一家酒庄的博物馆里看到一本1937年的豪华邮轮上的酒单,四个波尔多一级庄(木桐当时还是二级庄)赫然在列:贵的拉图50法郎一瓶;拉菲和侯伯王并列第二,45法郎,玛歌和木桐各自40法郎。 但在(包括港澳地区),情况就很不一样:看一下在权威葡萄酒价格网站“wine-searcher”中,五个一级庄的“世纪年份”——1982年,在香港的平均售价吧。 拉菲评分及报价 而这还是2012年高端消费市场遭受“限奢令”打击以后的价格了——在2010年前后,拉菲1982的单瓶售价攀升到超过8万元人民币。 拉菲在走红的原因是众说纷纭,但其本身注重建立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推广,是个大前提。另一方面,从198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腾飞,葡萄酒消费有极大需求,于是拉菲顺势上位。进入新世纪,富起来的温州商人也加入了追捧拉菲的行列——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以富有经商头脑而闻名,自己享用拉菲之余,也将手中的存货炒作起来,谋求高价出手的空间。拉菲价格节节攀升也不足为奇了。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大家热捧的是拉菲而不是其它呢?据说,因为法语单词的发音规则与英语有大不同,其它几个一级庄的名字都没那么容易发音,但是“Lafite”这个单词就简单得朗朗上口,而且翻译成“拉菲”,说出来时嘴唇张开,音调上扬,正符合有钱人意得志满的气势呢。 尽管老外们没有搞懂人为什么热爱拉菲,但他们还是对人的爱给予了热烈回应,比如拉菲在对大部分人而言意义深远的2008年份酒的酒瓶印上了红色“八”字,算是给足人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