窖泥培养中在严格执行配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时间:2012/7/27阅读:697 百科问答
共1个回答
  • 2012/7/27 17:58:05玲玲

      母糟:
      用发酵正常,未蒸酒的母糟,并进行粉碎或打成浆状。
      封窖泥:
      要质量,封窖泥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挑选或培养后再使用。
      黄水:
      黄水中较多,应制成黄水复合液,具体做法是:将200kg黄水置入500kg坛中,加入100℃开水,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50℃—60℃,然后加入大曲粉2kg—3kg,老窖泥0.5kg,高粱粉1kg—2kg,酒精5kg—10kg,封坛。然后在30℃以上温度下培养10天—15天,即成黄水复合液。
      豆饼粉:
      豆饼粉要注重用量,用量过大,会使窖泥臭味加重,从而影响酒质;而且豆饼粉要粉碎得越细越好。
      培泥用水:
      培泥用水应在敞口容器内,加热升温到100℃以上,沸腾15分—30分钟后,封口,然后降温至35℃左右使用。一方面,可以杀死水中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微生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培泥:
      培泥培养是窖泥发酵的关键,和泥不均匀必然导致局部发酵,使窖泥长期不能成熟。因此,培养时需严格把关。和泥时应遵循“先多后少”的原则。首先应将原土计量准确,所添加的固液部分分开,先加固体部分,后加液体部分,边添加、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培泥要注意季节。北方5月—6月为适宜的时间,注意保持水温,使和好窖泥的温度为25℃—30℃,水份控制为50%左右,pH值约为6.5为宜,和好后,迅速拢堆,密封后,在30℃室温下进行培养。
      窖泥发酵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窖泥收堆后,24小时即出现产气,产气量极大,但品温仅升1℃—2℃,48小时—96小时品温不断上升,5天—10天可达32℃—37℃,经验证明,旺盛期保持越长,窖泥质量越好。此时,要加强窖泥发酵管理,切忌大热大冷,同时,要注意密封,防止漏气,培养30天—40天即为成熟窖泥。
      窖泥鉴定:
      培养成熟的窖泥应是色泽乌黑,在阳光下呈荧光,手感湿润、细腻、油滑,搓之无粗糙感,嗅之浓郁芳香,无异臭味或异杂味,镜检杆菌、梭菌多且肥壮。检测氨态氮为1.2×10-3—1.5×10-3,有效磷9.5×10-4—10.5×10-4,有效钾6.0×10-4—7.5×10-4,腐殖质含量为10%—30%,pH值为5.5—6.0,水份含量为50%—55%。
      当然,由于各个厂家窖泥发酵工艺各有特色,不能一概而论。窖泥配料不能固定,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增减。就控制pH值来说,黄土、封窖泥、曲药、母糟、黄水等的酸度有大有小,其使用量亦因之而不等。曲子、酒糟的蛋白质含量又决定了豆饼的使用量等。
      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培泥时,应根据自身实际,经过测定和分析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方,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加强培泥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控制,才能窖泥的质量和原酒的风格。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