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都不愿意喝酒,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年来,饮料酒的销量不断攀升。酿酒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较近几年,我国各种酒类都以超过10%的比例高速增长。2005年,饮料酒总产量3822.46万千升,同比增长7.84%。其中,白酒349.34万千升,同比增长15%;葡萄酒增长25.4%。根据我国四大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均年饮酒量3.6升纯酒精。
既然大家都明白喝酒伤身,也并非真想喝,为什么还会陷入劝酒、敬酒这个死循环?华夏心理网咨询师曹芬元说,要为这个问题解套并非易事,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劝酒文化力量太强大了。有很多俗语,如“无酒不成席”、“感情深,一口闷”。喝酒已经不是简单的事,而被当成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喝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家轻松说笑,场面也不会很严肃;人做事较容易受心情影响,既然喝酒能让对方感觉轻松,自己的事也好办了。
曹芬元咨询师说,事实上,无论是劝酒的人还是被敬酒的人,都犯了心理学上的一个大忌,即以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对方的想法。劝酒的人即使不想喝,但认为只有劝酒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被敬的人不想喝,但觉得只有喝了才不会辜负对方的期待。同一酒桌上的人,如果有层次、级别上的差异,级别低的人更得主动敬领导,否则会显得对领导不恭;被敬的领导也得喝,不然就显得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于是,就有了现在这种违心喝酒的风气,积极主动想喝的不多。
很多人爱说“一醉方休”,这让不少外国人感到不解。一位美国同事来旅游后,在他的博客上这样写道:“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印象,尤其是他们喝二锅头的豪爽真是吓了我一跳。朋友说‘感情都在酒里了’,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友情会在那么辣又会让人晕头转向的烈酒里?”在巴黎一家餐馆工作的厨师菲利普这样向记者评价人的“酒风”:“的饮食文化非常了不起,但一大杯酒喝下去,真是稀奇,不仅头晕,嘴里的刺激也很大,什么食物的味道都尝不出来了。”而一个日本的“通”则对记者说:“人喝酒像要自杀,表情痛苦,动作悲壮,一仰头,一口干,这样的勇气要是放在踢球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