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酒消愁不是男人的专属

2012/7/30 9998.TV好酒百科

的志士仁人往往少立壮志以身许国,当其报国忧民的政治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之后,他们往往借酒消愁,表现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性格。殊不知,借酒消愁的不独乎男子,的知识妇女往往也借美酒消愁。

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移情他人,她自做赋曰:“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她既为爱情的毁灭而忧愁,更有自尊自重、自我解脱的方法,借酒消愁还不足矣,尔后她毅然离开了皇宫。

在下层妇女中,借酒消愁的也不为少数。唐代的女道士兼女诗人往往借酒消愁。“旦夕醉吟春,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她愁思绵长,自称为断肠人。为了忘却这愁思而旦夕饮酒,以酒浇愁。但即使如此,又何能消愁?在《寄予安》里,她写道:“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忧。”这肠回千转的感伤可与“举杯消愁愁更愁”媲美了。这美妙的诗情缘于酒,没有酒,何能有如些豪兴?

如果说前两位诗人抒发表达的是对那些朝秦暮楚的男性的谴责,她们借酒而一抒胸中的块垒还局囿于个人的情感,那么北朝北周赵王宇文昭的女儿千金公主远嫁到遥远的突厥,则更深刻地表现出妇女颠沛流离的命运了。“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虽贵为公主,但毕竟是女人,始终逃脱不了被支配的命运。在异国他乡,婚姻的痛苦和思国思乡的痛苦互相叠合着,剪不断,理还乱,已经达到苦不堪言,举酒亦不能消愁的地步了。

火爆酒业圈的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选择好产品,代理好品牌!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