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收获的季节,很多市民开始自酿葡萄酒,但是网上有很多自酿葡萄酒有毒的传闻,使很多市民有点不相信,为了证实这个传闻的真假,下面有个实验,一起来看一下。
时下正值葡萄采摘旺季,不少“美食达人”开始自酿葡萄酒,除了能过把“酿酒师”瘾,价廉、健康、天然也是“自酿葡萄酒”的噱头。
然而,近日网上热传的“自酿葡萄酒甲醇易超标或引中毒”给那些跃跃欲试的市民泼了盆冷水:自酿葡萄酒喝了要中毒,是真?还是假?
今年7月,多起自酿葡萄酒中毒事件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7月31日,湖南张先生饮用了自酿葡萄酒后,险些失明。
张先生说,他邀请好友家中小聚,喝了自酿葡萄酒。当晚,就觉得心跳加快、胸闷,还有些视力模糊,随后被送医。加一个神奇的微信号:xqyl99,每天都会非常精彩!
医生诊治后发现,他所饮葡萄酒甲醇超标,导致了轻微中毒。医院护士说,每年都会接诊很多例因为喝了自酿酒而导致的轻微中毒病人。
百度“真相问答机”曾为此做过专门调查,在参与的1897位网友中,除了3%的网友未明确表态外,有36%的网友认为自酿葡萄酒不含甲醇,可以放心饮用。剩下61%的网友则认为自酿葡萄酒确实含有甲醇。
市民自酿葡萄酒甲醇超标200多毫克/升
听说了自酿葡萄酒可能存在甲醇超标后,找到了此前专门为此事做过实验的媒体同行。
对于沈阳网友的疑问,在成都,已经有了一个实验性的结论,此前,成都市民郭女士委托食品司法鉴定所对她自酿的葡萄酒进行甲醇检测。
鉴定所工作人员进行取样后,送入顶空进样器提取葡萄酒蒸汽。
约半个小时后,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和比对后,电脑终端得出了甲醇含量的较终结果:601毫克/升。
为数据的准确性,食品司法鉴定所对郭女士葡萄酒的甲醇含量进行了再次检测,结果为613毫克/升。
“误差不大,说明600毫克/升的结果接近真实值。”食品司法鉴定所工作人员说。
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国标规定,红葡萄酒甲醇的限量标准是小于等于400毫克/升,白、桃红葡萄酒甲醇的限量标准是小于等于250毫克/升。
“也就是说,她的红葡萄酒每升超标了200多毫克。”
食品司法鉴定所工作人员提醒说,一般来说,自酿的葡萄酒或多或少会出现甲醇超标的情况,但这次检测不能代表所有自酿红葡萄酒的甲醇含量。
危害多大?
10毫升甲醇或致失明自酿葡萄酒不喝为妙
每升葡萄酒超标200毫克,有无危害?
记者联系到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周康。
周教授说,甲醇有毒,误饮4毫升以上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超过10毫升可能对视神经的破坏而导致失明。
因此强烈提醒广大网友,除非您能的自己的酿造工艺符合标准,否则自酿葡萄酒建议不要饮用。
为啥你不能酿?
去甲醇工艺、设备你家都没有
那么,如何酿葡萄酒才能避免甲醇超标呢?
从专家哪里了解到,酒厂酿葡萄酒,在温度、湿度、发酵时间的控制上,都非常严格。
正常情况下,白葡萄酒需3-4个月的发酵时间,红葡萄酒则需1-2年,发酵温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0℃。而市民自酿无法时间和温度。
此外,家里酿酒无法像工厂一样全封闭式,以及没有去除甲醇的工艺。因此,市民看似绿色环保的自酿葡萄酒会出现、甲醇超标等情况。
一旦出现甲醇超标,饮用后,就可能会出现头疼胸闷的症状;同时有人选择加糖来帮助发酵,反而会使葡萄酒对人体有害。事实上,市面上销售的葡萄酒,并非是用日常所见的葡萄酿造。了解到,一般厂家酿造的葡萄酒,是用专门种植的酒葡萄酿造而成,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食用葡萄。
提醒:
据悉,通过对大量自酿葡萄酒样品气相色谱分析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
部分样品中甲醇的含量超过国家葡萄酒中甲醇标准的400mg/L,甚至超过1000mg/L,杂醇油的含量也在1000mg/L以上。
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自己酿造葡萄酒固然很实惠,但是如果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还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大家在自行酿制葡萄酒和饮用时应该当心,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