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生活情调

2010/10/21 9998.TV好酒百科

田园山水诗人饮酒,往往怡然自得,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情调。这就是饮酒与隐居密不可分。

陶渊明饮酒,少了激愤,多了平和之气,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东晋,风气变了。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还有一个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可见陶渊明的“和平”是一种痛定思痛后的表现,他饮酒成了一种生活情趣,对人生、生活、社会仍然有很高的兴致。“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李泽厚《美的历程》)。

且看陶渊明的诗句:

《和郭主簿》其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获早稻》:“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读山海经》其一:“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陶诗中的酒再也不只是为了发泄苦闷,简直是快乐的象征。

唐代诗人孟浩然晚年与陶渊明很相似:

《秋登万山寄张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此外,相逢与离别也常常要用酒来表达情感。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赠卫八处士》:“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酒与闲愁、春恨,是某些文人歌咏的主题。

宋朝张先《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欧阳修《啼鸟》:“……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但是,辛弃疾的醉态,更为深沉,表面写饮酒之乐,实则写内心之愁。且看他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种不分物我的境界和情趣,表明了词人的旷达、放逸,豪情远胜上述流连诗酒的闲愁。

火爆酒业圈的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选择好产品,代理好品牌!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